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01.
10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糖代谢异常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6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5例与肝病同时出现,其他在肝病1个月~25年后出现。以肝病临床表现为主,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轻,无慢性并发症。入院后肝功能均升高,63例(92.65%)HBsAg阳性,空腹血糖轻度增高33例(48.53%),中重度增高27例(39.71%)。全部病例在护肝和控制饮食治疗上,或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随着肝病恢复,空腹血糖控制较好36例(52.94%),好转28例(41.18%),死亡4例(5.88%)。结论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很少有并发症,经及时诊断治疗,绝大部分预后较好,其死亡原因多为原发肝病。加强原发肝病治疗将有利于纠正血糖,同时对肝源性糖代谢异常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也有利于原发肝病恢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7-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单胎孕妇83例,按照其孕中期有无看营养门诊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孕妇均由产科医师定期随诊,研究组孕妇同时有专业营养医师随访,并采用食物交换份法(FEL)联合食物血糖负荷法(GL)进行医学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孕期血糖、体质量和围生期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5.76%(83/1 440),其中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率为2.43%(35/1 440),妊娠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为3.33%(48/1 440).治疗前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和每周体质量增加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为12.5%、2.5%和7.5%,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营养治疗可改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的餐后血糖,对其孕期体质量增加的管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方嵘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9):726-72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并发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95例糖代谢异常孕妇,按照有无合并子痫前期的发生,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Ⅰ组,37例)和非子痫前期组(Ⅱ组,358例)。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结果Ⅰ组孕妇早产、酮症及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明显高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1);Ⅰ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一旦并发子痫前期将明显增加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5.
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的释放以及脑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治疗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长寿》2008,(7)
不良饮食可以引起多种皮肤病。其中,包括因食物引起的皮肤病,因肌体代谢障碍引起的食物性皮肤病,以及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使“缺钙”这个时髦的名词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及其子女受广告影响,采用吃钙片的办法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患者骨密度下降,引致骨骼变弱和变脆,增加骨折机会。老年人肠钙吸收功能下降,钙代谢障碍是一个主要因素。骨骼对钙元素的利用障碍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缺钙。所以仅通过口服单纯补钙药物是无法纠正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选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灌注组、异丙酚干预组,每组8只.检测血浆尿素氮(BUN)、肌肝(Cr)含量,血浆和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和肾组织MPO活性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异丙酚干预组降低,与休克组和灌注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和肾组织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干预组增高,与休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组和灌注组血浆BUN和Cr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引起肾组织明显功能代谢障碍,异丙酚干预后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发生变化,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青少年肥胖和糖代谢异常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相关性,为探讨肥胖病因和预防控制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14~17岁初中生955名,进行身体测量、血糖测定和Pro12Ala多态性检测。结果Pro12Ala等位基因突变率(P>A)为6.7%;Pro12Al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肥胖(BMI≥30kg/m2)青少年与体重正常者比较,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中不同基因型的BMI、腰臀比、腰围和腰围身高比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性别比较,仅发现肥胖组男生Ala等位基因携带者这些指标水平较高(P<0.05);肥胖组空腹血糖异常组Ala频率要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Pro12Ala等位基因突变率与已有汉族人群研究结果相近,其多态性与肥胖有关,与肥胖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男生Ala等位基因携带者更易发生中心型肥胖,提示性别可能有一定的效应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110.
1975~1990年,我们两家医院共收治周期性麻痹(简称周麻)88例,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88例,男76例,女12例,男:女=6.3:1.年龄19~76岁,其中25~45岁55例均无家族史。兼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14例.发作诱因;疲劳48例,饱餐15例,饮酒5例,腹泻6例,感冒10例,无记录者4例。发作次数与病程:初次46例,2次28例,3~5次14例;发作最频者1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