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4篇
  免费   2850篇
  国内免费   1957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466篇
妇产科学   528篇
基础医学   4026篇
口腔科学   552篇
临床医学   3091篇
内科学   5817篇
皮肤病学   394篇
神经病学   1727篇
特种医学   1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4480篇
综合类   642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870篇
眼科学   2138篇
药学   3387篇
  9篇
中国医学   1767篇
肿瘤学   234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734篇
  2021年   1082篇
  2020年   962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1180篇
  2017年   1176篇
  2016年   1156篇
  2015年   1216篇
  2014年   2238篇
  2013年   2289篇
  2012年   2247篇
  2011年   2571篇
  2010年   2199篇
  2009年   2222篇
  2008年   2314篇
  2007年   2345篇
  2006年   1980篇
  2005年   1804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220篇
  2002年   1000篇
  2001年   793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7例术前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者行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的门静脉内手术取栓、局部溶栓和门静脉狭窄/闭塞段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2例因小肠坏死、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而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果 7例均治疗成功。术前腹痛、腹胀及消化道症状消失,腹水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健在,无消化道出血。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晓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1):1289-1292
他汀类药物(statins)被研制出来的最初目的是降低血脂,但是现在发现它不仅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还具有很多其他的作用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提高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生物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降低血压,逆转心血管系统的重构。充分理解statins的多效性作用及机制有利于它更好的在临床中被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h颈内动脉输注数量为3×106/0.5ml的BrdU标记细胞;利用穿梭箱系统和ELISA法检测注射HCMNCs后2、4、8周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4周时达到高峰(P<0.01),8周时则明显下降,与2周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后治疗组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4周时最高(P<0.01),8周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4周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含量,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A case of angiolipoma occurring in the buccal mucosa of a 69-year-old male is described. The patient had noticed a painless mass in his buccal mucosa for 2 years. The surgically removed tumor, measuring 9 mm in diameter, was mainly located in the submucosal layer with focal expansion into the muscle layer. Histologically, the tumor was well-demarcated and composed of proliferations of mature fat cells and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containing many small blood vessels, which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re was diffuse infilt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mast cells, which were immunopositive f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especially around blood vessels, suggesting that VEGF produced by mast cells in angiolipoma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ascular proliferation in this particular tumor.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人VSMC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mTOR基因cDNA序列,经pGEM-T载体克隆后双酶切,将cDNA序列反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P-C1,转染VSMC,Westernblot法检测反义表达载体对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RT-PCR获得664bp产物,T载体克隆后,酶切确定该片段为mTOR基因cDNA,进而构建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TOR,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转染VSMC,证实其能够显著抑制mTOR蛋白产物表达,转染72h的mTOR蛋白产物表达抑制率达82%,S期细胞由15%降低为7%,凋亡细胞增至9%。VSMC增殖过程在Gx/Go期→S期受阻。结论成功构建mTOR基因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及细胞种植的方法。方法(1)制备管状支架模具,采用模具成形,冷冻干燥等技术,应用胶原和透明质酸复合体外预构管状支架;(2)分动态种植和静态培养两组进行细胞分层种植,每组12个,应用水溶性磺酸四唑(WST-1)测定,扫描电镜观察,5-溴2-脱氧嘧啶核苷(BrdU)细胞标记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1)成功制备了管状支架,在培养液中约3周可保持管腔形态不变形,不塌陷;2.WST-1测定值在培养6、14、20 d分别为:动态组0.842±0.110、1.124±0.102、1.132±0.112,静态组0.386±0.121、0.489±0.245、0.499±0.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和BrdU标记表明动态组细胞排列整齐有序。结论应用模具成形,冷冻干燥技术预构管状支架的方法切实可行,动态培养有助于细胞种植,本研究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68.
创伤性浮膝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膝同时伴同侧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28例30个浮膝的手术固定方法、血管修复情况及术后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5例,17例伤口二期行植皮修复,4例胫前骨折部外露二期行皮瓣转移术,截肢2例,保肢成功率92.9%.术后26例经18个月~8年随访,骨折均愈合,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64.3%.结论 对浮膝损伤患者应高度重视伴有血管损伤可能,早期作出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9.
70.
雌激素提高皮瓣存活面积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雌激素对皮瓣存活面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A、B、O三组。在兔背作超长型皮瓣,其蒂部注射雌激素,三组间剂量不同。术后检测皮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皮瓣存活面积(S)等指标。结果A组、B组皮瓣的NO、VEGF、S较O组增加;皮瓣存活面积S与VEGF表达、NO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雌激素处理可使皮瓣VEGF表达上调、NO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