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myeloma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gents such as immunomodulatory drugs (IMiDs) and proteasome inhibitors (bortezomib). When used alone, these agents have significant activity against myeloma and respons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hen they are combined with additional agents including glucocorticosteroids an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such as alkylators. There is a drive to use these novel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where they lead to impressive response rates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responses. In addition, novel agents are now the mainstays of therapy for relapsed disease. In the following paper, we summarize the key observations from recent completed and ongoing studies that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these novel therapies both in the setting of newly diagnosed myeloma and for relapsed disease. We also discuss our approach to the use of these agents in specific myeloma settings.  相似文献   
52.
伍艳萍  莫筠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24-25,152
目的:评价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M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成两组,T-VADM组22例,给予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50mgQN,无不良反应则每周递增50mg,最大剂量为200mgQN;长春新碱0.4mg/d,持续静滴24h,第1~4天;THP10mg/d,持续静滴24h,第1~4天;地塞米松40mg/d,静滴,第1~4天;马法兰8mg/(m2·d),第1~4天,口服,28d为1个疗程。VAD组18例,给予经典VAD方案。结果:治疗组4例CR,12例PR,3例MR,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无一例达CR,9例PR,MR2例,总有效率为6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糖尿病、感染、消化性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M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慢病毒介导的RNAi沉默VEGF-C基因的方法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VEGF为靶点,利用siRNA设计原则,设计VEGF-siRNA,构建慢病毒载体pCDH - VEGF - shRNA,并包装好病毒稳定转染到食管癌细胞株TE1中,RT -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VE...  相似文献   
54.
曹杰 《西部医学》2010,22(12):2234-2235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应用NP方案化疗,试验组31例应用NP方案化疗同时口服反应停,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51.61%,对照组有效率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而便秘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多,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肾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IPF发病中的作用;沙利度胺对IPF患者TNF-α及TGF-β的影响。方法 IPF患者57例,20例单用强的松治疗(激素组),37例应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联合治疗组),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中TNF-α、TGF-β1的变化,同时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作为对照组。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5);IPF患者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激素组及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BALF液及血清中TNF-α、TGF-β1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激素组(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可有效控制IPF发展;TNF-α、TGF-β1在IP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对其抑制作用更强;沙利度胺通过降低TNF-α、TGF-β1表达来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56.
王洪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41-44,46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方法设定检索条件后,检索149篇文献,阅读题目、摘要,纳入32篇文献,然后阅读全文,排除标准不规范、统计方法错误、设计不严谨和重复发表的文献18篇,最终共有10篇文献入选。系统回顾10篇文献中的48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489例患者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2.8%(132/250)和30.1%(7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8,P〈0.01,OR=2.77,95%CI:1.90~4.04);总有效率分别为81.2%(203/250)和54.4%(130/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1,P〈0.01,OR=3.92,95%CI:2.61~5.87)。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老年MM患者随机分为MPT组30例和MP组26例,分别采用沙利度胺+马法兰+泼尼松(MPT)方案及马法兰+泼尼松(MP)方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及PFS生存率。结果M阴组和MP组的ORR分别为83.33%和57.69%,其中CR率分别为16.67%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MP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MP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M阳组PFS和2年PFS生存率均显著优于MP组(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老年MM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PFS,提高PFS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初治M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VAD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以28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5%、100.00%,高于对照组的57.89%、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临床疗效好,疾病控制率高,可优先应用于治疗MM。  相似文献   
59.
李雪华  唐正贤 《海南医学》2009,20(10):24-26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Thalidomide)加联合化疗(VAD方案和MP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 mg/d,每周递增100 mg,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剂量不超过400 mg/d。每间隔四周化疗一次,联合VAD方案(T-VAD组)或联合MP方案(T-MP组)。结果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总有效率为75%,T-VAD组有效率83.3%,T-MP组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嗜睡、水肿、指端麻木等。结论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60.
王复字 《海南医学》2009,20(11):42-44
目的探讨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罗盖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沙立度胺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剂量50mg/d,然后每周剂量递增50mg/d,达最大耐受量300mg/d改维持剂量75-200mg/d;罗盖全2μg/d,口服,服药3个月;三氧化二砷10mg/d,静脉滴注,每个月20次,间隔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22例:予司坦唑醇、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剂量化疗、干扰素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疗效判断标准采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国际工作组提出的新疗效标准。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5例(22.73%),部分缓解6例(27.27%),血液学改善(HI)8例(36.36%),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乏力、便秘、水肿、皮疹、肝肾轻度异常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无CR,PR2例(9.09%),HI7例(31.82%),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40.90%,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立度胺、三氧化二砷联合罗盖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