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90篇
  免费   5036篇
  国内免费   4272篇
耳鼻咽喉   390篇
儿科学   1712篇
妇产科学   749篇
基础医学   11607篇
口腔科学   1237篇
临床医学   5285篇
内科学   8941篇
皮肤病学   900篇
神经病学   3857篇
特种医学   1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3181篇
综合类   12825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033篇
眼科学   1258篇
药学   4230篇
  4篇
中国医学   1362篇
肿瘤学   767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978篇
  2021年   1867篇
  2020年   1629篇
  2019年   1569篇
  2018年   1486篇
  2017年   1651篇
  2016年   1927篇
  2015年   1996篇
  2014年   2975篇
  2013年   4002篇
  2012年   3249篇
  2011年   3989篇
  2010年   3283篇
  2009年   3323篇
  2008年   3599篇
  2007年   3915篇
  2006年   3752篇
  2005年   3533篇
  2004年   3188篇
  2003年   2774篇
  2002年   2438篇
  2001年   2231篇
  2000年   1876篇
  1999年   1569篇
  1998年   1371篇
  1997年   1136篇
  1996年   810篇
  1995年   699篇
  1994年   528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根据现代科学对基因的认识,应用了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算法,以大量核酸序列为信息来源,通过计算机计算来寻找未知基因的大体位置;再通过基因的固有结构特征及密码子使用的偏向性,使用加权距离判别法来准确地定位基因,以图形及文本的形式输出,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基因的许多特征还不为人们所了解,而且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结构又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还开发了程序自学习功能,不断地存储已知的基因,再据此改变一些已有固有数据,以便更好地适应和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结构的特异性,更加准确地寻找未知基因的位置。  相似文献   
83.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D44v7/8基因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986~2000年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随机测定59例宫颈癌、18例尖锐湿疣和1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CD44v7/8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尖锐湿疣及慢性宫颈炎3种疾病中CD44v7/8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27%、11.11%和11.11%,宫颈癌组的CD44v7/8表达分别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及尖锐湿疣组,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慢性宫颈炎组及尖锐湿疣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4v7/8蛋白的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和局部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5.
Population-based association studies are powerful tools for the genetic mapping of complex diseases. However, this method is sensitive to potential confounding by population structure. While statistical methods that use genetic markers to detect and control for population structure have been the focus of current literature, the utility of self-defined race/ethnicity in controlling for population structu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In this study of 1334 individuals, who self-identified as either African American, European American or Hispanic, we demonstrated that when the true underlying genetic structure and the self-defined racial/ethnic groups were roughly in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the self-defined race/ethnicity information was useful in the control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86.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肠上皮细胞正常发育分化和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CDX-2突变体及其异位表达可诱导胃黏膜肠化生和胃癌的发生。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CDX-2与其他相关因子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其预后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肠钙黏蛋白(LI-cadherin)可能在CDX-2调节肠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7.
Regulation of erythropoietin produc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8.
目的构建pCool—GST—ICAD/CAD的表达载体,并存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AD核酸酶?方法用PCR扩增CAD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Cool—GST—ICAD载体中构建出pCool—GST—ICAD/CAD表达载体。经酶切和电泳鉴定正确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等方法分离纯化。最后用SDS—PAGE和DNA降解实验进行鉴定。结果构建了pCool—GST—ICAD/CAD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转化后表达出毫克级水平的GST—ICAD/CAD蛋白复合体。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纯度很好的CAD—ICAD篮白复合体,在SDS—PAGE电泳上旱现清晰的两条蛋白带。经DNA降解实验证明纯化所得的CAD蛋白具有非特异性降解DNA的核酸酶作用。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AD核酸酶,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l)转染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后,其在体内分布和安全性.方法 骨髓造血细胞转染mdrl基因后移植入BALB/C鼠,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观察mdrl基因在骨髓、外周血及重要脏器的表达;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及重要脏器病检分析其安全性.结果 P-糖蛋白(P-gP)在骨髓表达率随时间降低,各时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4,P>0.05),在外周血表达第2月最高,为(9.95±1.84)%,各时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P>0.05),在重要脏器无表达;移植未转染组与移植转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至移植60 d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3,P<0.05),病检除肝和肾有炎性渗出和水肿病变外,其余无异常.结论 mdrl基因在骨髓和外周血有持续较高表达,在重要脏器无表达;mdrl基因转染对造血恢复及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0.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新华 《山东医药》2007,47(19):50-5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TEN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阳性表达面积、强阳性表达面积,分析与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表达水平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胃癌组织PTEN表达阳性率、阳性面积、强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胃癌组织PTEN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明显相关,术后3、5 a生存率低表达者明显低于高表达者(P均〈0.05)。结论PTEN基因表达低下或丢失与胃癌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术后生存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