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2篇
  免费   103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316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584篇
内科学   498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2144篇
外科学   706篇
综合类   843篇
预防医学   104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10篇
  7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32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5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岭澳核电站运营后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气态流出物排放对周围陆地环境辐射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热释光剂量计(TLD)监测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外围环境辐射水平,在大亚湾核电周围陆地环境布设25个TLD监测点,每3个月左右回收热释光剂量计并测量,长期观测核电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变化。结果 2011—2020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外围环境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得到的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76.7~207.1 nGy/h、均值为(123.3 ± 5.7) nGy/h,年均值变化相对偏差范围为2%~12%,TLD监测结果、剂量率瞬时测量结果与20世纪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调查结果、核电运营前的本底水平一致。结论 不同TLD监测点环境天然辐射水平差异较大,核电站周围50 km范围内的总体环境γ辐射水平没有变化,核电运行气态流出物的释放未对外围环境辐射水平产生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82.
凌攀  凌维  王晓凤 《现代预防医学》2022,(18):3305-3309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四川省放射性职业健康体检中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情况,为今后职业健康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1年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为放射组,相应年份的非放射工作人群为对照组,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分析,并对异常增高者(>4‰)的暴露工龄、工种及停止暴露年限采用t检验、u检验、方差检验及χ2检验等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2.348,P = 0.019),放射组2014—2019年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均值有缓慢下降趋势,2020—2021年有较明显增高(2020—2019年间k - w检验h = 3.961,P = 0.002),而对照组呈波动性呈不规则变化;各年度放射组异常增高人数占比与对照组异常增高人数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计值χ2 = 51.425,P<0.001);而根据工种的不同,放射医学组与非放射医学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4.524,P<0.001),核医学组与放射治疗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778,P<0.001),介入治疗组与放射治疗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565,P<0.001);涉核部队暴露工龄接近,停止暴露年限小于10年和大于40年异常增高所占比例分别与另外4个区间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146,P<0.001;χ2 = 6.977,P = 0.008)。结论 四川省从放人员微核异常率近两年呈增高趋势,特别是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占比明显,建议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情况,为介入手术医务人员,提供实时辐射剂量监测数据。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3月在介入手术室参与心脏手术的医务人员96人次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进展进行分组,干预组43人次,对照组53人次。干预组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剂量监测数据;对照组研究对象按常规流程进行手术。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术中辐射剂量率。结果 干预组研究对象的中位辐射剂量率为88.80 μSv/h,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中位辐射剂量率为188.40 μSv/h。干预组较对照组研究对象,辐射剂量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637.000,P = 0.000)。结论 为介入手术医务人员提供实时剂量监测数据,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暴露,改善医务人员的职业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84.
在辐射防护领域,运行实用量用于估算防护量,是场所剂量监测中的重要量值。随着电离辐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的扩展,现行运行实用量在估算防护量的过程中出现局限。ICRU第95号报告提出了新的运行实用量体系,在定义方式和模体上与防护量相统一,在更广泛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中实现了对防护量的更好估算。本文重点关注新运行实用量体系在模体应用、转换系数更新、监测仪器的设计和校准等方面对场所剂量监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张伟伟  李园园 《中国校医》2022,36(6):452-455
目的 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予以分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棘干乳剂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用药安全性予以观察。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23%,与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91%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消失时间为(2.14±0.36)d、(2.75±0.48)d、(1.86±0.31)d, 与对照组(2.59±0.42)d、(3.19±0.51)d、(2.24±0.39)d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2、4.574、5.553,P均<0.05);治疗3 d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为(1.58±0.39)g/L、(1.45±0.33)g/L、(9.82±1.06)g/L,与同期对照组(1.31±0.32)g/L、(1.24±0.31)g/L、(8.96±1.02)g/L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3.393、4.256,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77%、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促进患儿症状恢复,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术后放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85 - 0 1~1995 - 12经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 170例 ,分为单纯手术组 (单术组 ) 94例 ,手术加放疗组 (术放组 ) 76例 ,单术组Ⅰ、Ⅱ期病例略多。单术组术后未再接受其他治疗 ;术放组术后 2~ 4周进行放疗 ,6MV -X线常规分割外放疗DT5 0GY~ 60GY。分别统计 2组间 5年总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为了排除 2组间病期早晚对顾后的影响 ,还单独分析了Ⅲ期病例 2组间各分析指标的差别 ,统计采用X2 检验。结果 单术组和术放组的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31 9% (30 / 94 ) ,31 6% (2 4 / 76) ,(P >0 0 5 )。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2 5 5 % (2 4 / 94 ) ,2 8 9% (2 6/ 76) ,(P >0 0 5 )。 2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31 9% (30 / 94 ) ,2 3 7% (18/ 76) ,(P>0 0 5 )。远转率分别为 4 8 9% (4 6/ 94 ) ,4 4 7% (34 / 76) (P >0 0 5 )。单纯分析Ⅲ期病例 ,单术组和术放组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2 5 % (14 / 5 6) ,38 7% (2 4 / 62 ) (P >0 0 5 )。 2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39 3% (2 2 / 5 6) ,2 4 2 % (15 / 62 ) ,(0 0 5

0  相似文献   

87.
运用止泻颗粒剂与思密达作对照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肠炎,治疗组136例,对照组80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37.5%,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8.
Background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 (PMRT) o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T1-2N0 breast cancer is controversial.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MRT o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T1-2N0 breast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343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1-2N0 breast cancer who received mastectomy between 2000 and 2016 in our institut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Leveraging the Fine and Gray competing risks regression in unirradiated patients, risk factors of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LRR) were identified. All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high-risk (3 or 4 risk factors) and low-risk (no more than 2 risk factors) groups. The prognostic effect of PMRT was estimated in two subgroups. This subgroup analysis was also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T2N0 breast cancer.ResultsThe median follow-up was 89 months. The 5-year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LRR was 2.2% in unirradiated patients. Tumor size, estrogen receptor (ER) status, histologic grade and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LVI)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LRR. In the high-risk group, PMRT was correlated with a 8.3% risk reduction of 5-year LRR, 7.8% risk reduction of 5-year distant recurrence (DR), and 6.4% risk reduction of 5-year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BCM), whereas i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LRR, DR, or BCM in low-risk group. In patients with T2N0 breast cancer, PMRT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LRR, DR and BCM in high-risk group, other than low-risk group.ConclusionsPMRT presented heterogenous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T1-2N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LRR were more likely to benefit from PMRT.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概述了四川省核技术利用及辐射安全监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全省辐射安全监管中存在的能力不足、手段单一及辐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全省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