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捷  汤可贻 《天津护理》2003,11(5):225-226
目的:探讨埋入式导管药盒系统用于恶性肿瘤病人长期动脉灌注化疗这一新途径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0例恶性肝、颅内肿瘤病人采用埋入式导管药盒系统进行长期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结果:80%上病人采用该技术在动脉内建立化疗灌注通道长达2~3月。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药盒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2.
原发性痴呆患者脑组织和脑脊液(CSF)可出现合成和降解乙酰胆硷的酶类活性改变,由于胆硷是乙酰胆硷的前体,故CSF中胆硷浓度的变化可估价原发性痴呆患者胆硷能功能的改变;精神错乱时也可发生胆硷能系统的活性改变;有人发现躁狂症和抑郁综合症患者RBC内胆硷水乎可增高,另有人发现躁狂患者用锂治疗后RBC内胆硷水平增高更为显著。作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了32例原发性痴呆患者CSF和20例抑郁症患者用锂盐治疗前后RBC内的胆硷水平。  相似文献   
63.
肝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肿瘤可以经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转移或直接浸润。尸检表明我国肝转移癌为原发性肝癌的1.2倍,欧美则为20倍。对肝转移癌治疗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但肝转移癌的治疗是肿瘤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介入治疗的出现为肝转移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并且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步,对不同特点的肝转移癌可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对AC-9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保存的血标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4℃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24h内无明显变化;MPV8h内无明显变化.8h后升高。20℃、30℃条件下保存的血标本,WBC、RBC、HGB、HCT、MCV和PLT的测定值在12h(20℃)和6h(30℃)内无明显变化;MPV的测定值在6h(20℃)和4h(30E)内无明显变化,6h后(20℃)和4h后(30℃)明显升高,尤以30℃显著。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在12h时(4℃)、8h时(20℃)和4h时(30℃)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抗凝血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20℃(室温)保存的标本应在8h内完成检测;如果室温大于30℃。血标本采集后应在4h内完成检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介绍20例肿瘤患者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导管药盒系统(PCS)进行静脉输注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在20例肿瘤患者锁骨下埋置静脉PCS,术后可补液、输血、静脉营养、全身化疗、反复采血等.结果 20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药盒埋植,仅1例术中发生气胸并发症,经积极处理治愈,其余均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植入PCS,只要技术熟练,手术操作相对安全,切口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并能长期使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66.
患女,35岁,因停经54d,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血尿3个月入院,剖宫产术后3年,放环后2年。自述放置IVD时曾有剧烈腹痛,在外院放置节育器,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生育史:1-0-2-1。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尿常规:WBC: ,RBC: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动脉药盒化疗故障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对426次动脉药盒化疗中的故障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次穿刺失败,药物渗漏2例,局部渗血及皮下局部渗液各1例,药盒堵塞5例。结论:药盒造影时标记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先注入刺激性小的药物能提高动脉药盒化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长期受电磁辐射下与在普通环境下(没有电磁辐射及废气的污染)工作的人员尿潜血试验阳性率对比观察,分析电磁辐射对人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人员留取中段晨尿,行尿分析仪11项检查及尿沉渣镜检,对尿潜血阳性者行肾穿活检,在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结果辐射组:尿潜血试验阳性7例,阳性率29%,肾小球滤过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对照组:尿潜血试验阳性2例,阳性率4%,肾小球基膜有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SPSS10.0软件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基滤过膜漏出RBC,使尿潜血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69.
吴美琪 《现代护理》2002,8(7):514-515
介入放射动脉插管行局部灌注、栓塞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经动脉插管属一次性冲击化疗法 ,因无法进行长期持续治疗 ,需反复多次穿刺插管 ,故疗效不尽人意。我院自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11月共进行了 6 0例经皮动脉插管配合皮下植入导管药盒的新疗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植入成功率、置管准确率为 10 0 %,为肿瘤患者的局部灌注化疗建立了良好的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管走向及病变脏器的需要 ,我们采取了两种药盒植入位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左胸壁皮下药盒植入术及右股动脉穿刺 ,右腹壁皮下药盒植入术 ,具体护…  相似文献   
70.
例1,男,60岁.复视、眼睑下垂2 d,原发性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血压184/106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右眼睑下垂,内收、上下视均不能,瞳孔0.4 cm,光反射消失;左眼睑轻度下垂,上下视不充分,瞳孔0.2 cm,光反射存在.脑脊液:压力90 mmH2O, RBC 3×106/L ,蛋白0.3 g/L.眶上裂平片正常,MRI显示中脑导水管附近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