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08篇
  免费   5915篇
  国内免费   3482篇
耳鼻咽喉   2047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088篇
基础医学   3244篇
口腔科学   2948篇
临床医学   11649篇
内科学   7594篇
皮肤病学   1162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40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3篇
外科学   10886篇
综合类   26394篇
预防医学   3714篇
眼科学   345篇
药学   8254篇
  132篇
中国医学   3896篇
肿瘤学   16244篇
  2024年   656篇
  2023年   2713篇
  2022年   2550篇
  2021年   3030篇
  2020年   2537篇
  2019年   2529篇
  2018年   1327篇
  2017年   1931篇
  2016年   2290篇
  2015年   2452篇
  2014年   4022篇
  2013年   3756篇
  2012年   5197篇
  2011年   5219篇
  2010年   5047篇
  2009年   5148篇
  2008年   6162篇
  2007年   5357篇
  2006年   4860篇
  2005年   4917篇
  2004年   4127篇
  2003年   3453篇
  2002年   3151篇
  2001年   2975篇
  2000年   2382篇
  1999年   2023篇
  1998年   1818篇
  1997年   2156篇
  1996年   2122篇
  1995年   1598篇
  1994年   2580篇
  1993年   1503篇
  1992年   793篇
  1991年   485篇
  1990年   424篇
  1989年   473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黏液血便3月余于2005年12月19日入院。以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直肠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扁桃体癌体外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扁桃体癌^60Co体外放射治疗病例。照射总剂量为50—70Gy。结果6例扁桃体癌经^60Co体外照射后肿瘤部分缩小或消退,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观察。结论:^60Co体外放射治疗是治疗扁桃体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扁桃体癌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研究直肠印戒细胞癌和粘液腺癌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地对比分折20例直肠印戒细胞癌和同期79例直肠粘液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直肠印戒细胞癌组的一年生存率65.0%,三年生存率30.0%,五年生存率5.0%。黏液腺癌组一年生存率84.8%,三年生存率58.2%,五年生存率38.0%。两在显微镜下黏液分布不同,肉眼所见大体标本相差甚远。结论:直肠印戒细胞癌较直肠粘液腺癌的诊断困难,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上应对二区别对待,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从而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索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克隆抗体(McAb)对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SCA单抗;BALB/c裸小鼠皮下注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建立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动物模型;选择肿瘤体积相近的1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荷瘤鼠腹腔注射Anti-PSCA mAb 200μg,每3天1次,共3次,对照组使用等量PBS;观察5周,记录鼠存活情况,检测血清PSA,处死存活裸鼠,测量残存肿瘤重量、体积并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制备出抗PSCA单克隆抗体,免疫扩散鉴定为IgG1亚类,具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治疗组和对照组裸鼠均存活,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3.28±0.55)ng/ml和(7.26±0.43)ng/ml,平均瘤重分别为(0.95±0.17)g和(3.08±0.18)g,肿瘤体积分别为(164.59±14.08)mm3和(548.49±19.7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抑制率为69.98%.光镜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出现大片组织坏死性改变,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显示肿瘤细胞的凋亡现象.结论初步制备出抗PSCA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对裸鼠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腺苷脱氨酶在胸水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胸水ADA在胸水诊断和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1 2例结核性胸水与 2 4例癌性胸水比较 ,在以雷米封、利福平为主的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前后测定胸水ADA值的改变。结果  1 36例患者中ADA高值 99例 ,其中结核性 98例 ,癌性 1例。ADA高值在结核性胸水中敏感性为 87.5 %(98/1 1 2 ) ,特异性为 95 .8%(2 3/2 4 ) ,准确性为 89.0 %(1 2 1 /1 36)。ADA值初治时结核组(5 4 .63± 1 6.83u/L)与癌性组 (1 7.5 0± 9.78u/L)比较 ,P <0 .0 5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核性胸水ADA值治疗前 (5 4 .63± 1 6.83u/L)、后 (1 9.0 5± 6.35u/L)比较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 ,癌性胸水ADA值治疗前 (1 7.5 0± 9.78u/L)、后 (1 5 .5 8± 6.0 9u/L)比较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胸水ADA可以作为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指标 ,还可以作为抗结核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6.
下咽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8%~2.5%,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治疗上首先放疗。放疗后5年生存率约50%,晚期病例仅为10%~20%。我们对6例晚期下咽癌放疗前中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受到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对37例晚期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晚期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为83.8%。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及排尿困难,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非常适合治疗慢性癌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对卵巢上皮性癌1~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已行瘤体减灭术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4期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和普维拉组。随访、统计各组各期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变化以及化疗副反应。结果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对早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对晚期(3期)卵巢上皮性癌的术后近期以及远期(2~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有改善趋势。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普维拉组3期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34.8%、66.2%、73.9%,复发率分别为72.2%、47.3%、40.6%;单纯化疗组、己酸孕酮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7.4%、48.4%,复发率分别为81.5%、62.4%。孕激素的使用不影响患者血清激素水平,也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后骨密度下降较一般绝经后妇女慢。结论 孕激素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常规化疗可改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并且不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999.
良性占位性病变误诊为肾癌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肾脏良恶性占位的诊断水平 ,降低误诊率。 方法 肾占位性病变患者 12例 ,年龄 35~ 6 9岁 ,平均 5 2岁。腰部胀痛不适 9例 ,其中 2例伴全程血尿 ;体检超声偶然发现肾脏占位 3例。术前均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癌。 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 7例 ,提示为肾脏良性占位 ,行肿块剜除或单纯肾切除术 ;按肾癌行根治术 5例 ,术后病理均为肾脏良性病变。随访 1~ 3年 ,无复发。 结论 临床医师不应过高评价CT及超声等影像检查的诊断学意义 ,对无法确诊病例可行手术探查 ,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提高确诊率。多数误诊的良性肾占位与肾癌的影像学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 -P放射免疫法检测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 40 .63 %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 63 .64 %、3 3 .3 3 %、2 5 .0 0 %。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