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3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lobaplatin in cholangiocarcinoma (CCA) RBE cells. We also explore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obaplatin by analyzing its influence 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Our findings have shown that lobaplatin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s in human CCA cells with an IC50 value of approximately 5.26 ± 0.63 μg/mL. Flowcytometry assay confirmed that lobaplatin affected CCA cell survival by block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inducing apoptosis. Lobaplatin treatment reduced Cyclin D1, CDK4, and CDK6 expression, which led to the blocking of G0/G1 transition. In addition, lobaplatin increased p53, Bax expression, caspase-3 an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cleavage, and reduced Bcl-2 expression,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apoptosis of CCA cells. Lobaplatin showed a good anti-tumour activity in in vitro models of human CCA cel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baplatin, as the third-generation platinum antineoplastic agent, could be an effective chemotherapeutic agent in human CCA treatment through induction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洛铂胸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8月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0.5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胸腔穿刺置管,充分引流胸水,观察组采用恩度30 mg+洛铂30 mg/m2行胸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单纯洛铂30 mg/m2行胸腔热灌注化疗,热疗循环温度控制在41.5℃,每次治疗时间60 min,治疗周期为7~10 d,连续治疗4次。结果观察组患者,16例获得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中,12例获得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亦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洛铂胸腔热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QOL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贺敏  何兴鸿 《现代保健》2014,(22):80-82
目的:观察胸腔内置管注入洛铂和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经皮胸腔内置管引流尽胸液后,治疗组30例予胸腔内注入洛铂50mg+香菇多糖4mg,对照组30例予顺铂40mg/m2注入胸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相近。结论:洛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L方案(紫杉醇+洛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L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滴注时间3~4 h;第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洛铂,30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3周为1个周期,间隔2周开始下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0.75g/次,2次/d,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KP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病理组织侵袭分子情况、病理组织血管生成、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8.00%、5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CEA、CA125、SCC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钙黏附蛋白(E-cad)的信使核糖核酸(m RNA)含量、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而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埃兹蛋白(Ezrin)的m RNA含量、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灶组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均高于健康组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病灶组织MVD、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L方案治疗宫颈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抑制癌细胞血管生成,患者癌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CT 导向下125 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穿刺肿瘤内注入洛泊碘油化疗乳剂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方法:9例晚期肺癌患者,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 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穿刺肿瘤内注入洛泊碘油化疗乳剂到肺部肿瘤内。结果:全组9例患者9个病灶,平均治疗后60d采用螺旋CT对肺癌原发灶评价,部分缓解(PR)7例,稳定(NC)1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7.8%。结论:CT导向下125 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穿刺肿瘤内注入洛泊碘油化疗乳剂治疗晚期肺癌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顺铂与洛铂在晚期卵巢癌腹腔化疗中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我科对2011-01~2012-12间收治的36例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顺铂组16例,洛铂组20例,两组患者腹腔灌注时均予多西他赛全身化疗。结果两组患者CA125值术前与第1次灌注化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灌注化疗后,顺铂组与洛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次、第3次及第4次化疗后两组的CA125值比较,仍无统计差异(P〉0.05);顺铂组与洛铂组术后有肉眼残留病灶的患者经第1次与第2次化疗后,顺铂组的CA125降到更低水平(P〈0.05);两组在副反应方面(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伤及消化道反应方面)顺铂组与洛铂组无统计学差异,肾功能损伤发生率顺铂组高于洛铂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顺铂组低于洛铂组。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合并腹水,予顺铂或洛铂行腹腔灌注化疗,并结合多西他赛全身化疗,均有效可行,而对有肉眼残留病灶的患者,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可能在比较短的疗程内见效。  相似文献   
37.
从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DNA/蛋白质含量及DNA电泳等实验证明,在相当于临床治疗剂量范围内,乐铂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为诱发白血病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洛铂联合外照射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杀伤和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对数生长期的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单纯洛铂和洛铂联合照射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试验分析洛铂对CNE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纯洛铂组和洛铂联合照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cl-2、 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洛铂对CNE2有增殖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610 μmol/L,洛铂联合照射60Co γ射线4 Gy对CNE2细胞IC50为0.077 μmol/L。洛铂联合照射组放射增敏比大于3。24 h内随洛铂浓度增加,鼻咽癌细胞进入G2/M期比例增多。而洛铂联合照射将鼻咽癌细胞更多地阻滞于G2/M期,当洛铂浓度增大到6 μmol/L,洛铂联合照射组主要将细胞阻滞于S期。洛铂5 μmol/L作用24 h可引起15.6%的细胞凋亡,4 Gy照射可引起11.3%细胞凋亡,洛铂联合照射组可引起61.8%的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洛铂联合照射组抑制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降,促进凋亡诱导蛋白Bax以及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洛铂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激活Bcl-2(Bax)-Caspase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洛铂(docetaxel+lobaplatin,DL)方案与多西他赛+顺铂(docetaxel+cisplatin,D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DL组和DP组。DL组32例,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第l天、洛铂30 mg/m2第l天,静脉滴注;放射治疗从第1天开始,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肿瘤靶区2.00~2.12 Gy/d,总剂量60~74 Gy/30~35 F。DP组32例,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第l天、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放射治疗方案同DL组。结果DL组获完全缓解9.7%,部分缓解64.5%,稳定16.1%,进展9.7%;DP组获完全缓解6.2%,部分缓解71.9%,稳定12.5%,进展9.4%。DL组和D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4.2%和78.1%;DL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4.2%和50.0%,DP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45.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2组Ⅲ~Ⅳ级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下降率分别为29.0%、25.0%和16.1%、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方案和DP方案的联合同步放疗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DP方案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高于DL方案。  相似文献   
40.
洛铂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已上市用于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表明洛铂作为最新的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水溶性好,抗瘤谱广、抗瘤活性强,与其他铂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低诸多特点,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