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50篇 |
免费 | 564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398篇 |
妇产科学 | 38篇 |
基础医学 | 450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060篇 |
内科学 | 684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53篇 |
特种医学 | 100篇 |
外科学 | 71篇 |
综合类 | 788篇 |
预防医学 | 198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32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7篇 |
肿瘤学 | 17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281篇 |
2011年 | 355篇 |
2010年 | 311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55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173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15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7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静脉滴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为了解三氧化二砷经静脉用药在体内的药物代谢以及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8例用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治疗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监测了尿砷排泄及末梢砷蓄积情况。持续2小时静脉滴注10mg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测得高峰血浓度Cpmax为0.94±0.37mg/L,达峰时间Tpeak为4小时,血浆浓度分布半衰期T1/2α为0.89±0.29小时,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13±3.31小时,系统清除率CLs为1.43±0.17L/h,表观分布容积Vc为3.83±0.45L,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7.25±0.97mg·h/L。在持续用药过程中,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保持一致。疗程中,24小时尿砷排泄量为每日给药量的1%~8%,末梢砷蓄积上升较明显,最高时可达用药前5~7倍。停药后尿砷排泄和末梢砷蓄积即开始逐步下降。结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治疗APL相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但在人体头发和指(趾)甲内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AML1-ETO9a (AE9a)异构体在伴有t(8;21)的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2)患者中表达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筛选了44例初诊AE9a与AML1-ETO(AE)融合基因共表达的伴有t(8;21)的AML-M2患者.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监测这44例多次随访标本中AE9a在AE9a与AE两者总和中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伴有t(8;21)的44例初诊AML-M2患者中AE表达量高于AE9a(中位CT值分别为20.48和21.54),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r =0.900);44例初诊患者经首次标准方案化疗后AE与AE9a表达量均下降,但初治后AE9a在总体中百分比较初诊时上升(P<0.05);患者经1个疗程标准方案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CR)组的AE9a百分比明显高于CR组(中位值分别为36.81%和7.93%,P<0.05);复发患者缓解期间AE9a百分比高于未复发患者(中位值分别为22.89%和2.43%,P<0.05);缓解期间,17例复发患者中11例AE9a百分比在AE表达低水平时即出现升高甚至异常升高.结论 AE9a与AE共表达于伴有t(8;21)的AML-M2患者中,并且AE表达量高于AE9a,两者呈正相关.AE9a异构体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较AE差.在缓解期监测AE9a在AE及AE9a两者总体中百分比的变化比单独监测AE融合基因能更早地预示疾病复发趋势,从而可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Ge Zhang Zhi-gang Yang Jin Yao Wen Deng Shuai Zhang Hua-yan Xu Qi-hua Long 《Clinics (S?o Paulo, Brazil)》2015,70(3):162-168
PURPOSE:
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ar vs. leukemic involvement of abdominopelvic lymph nodes using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features including lymph node size, shape, enhancement patterns, and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in 106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untreated tuberculosis (55 patients; 52%) or leukemia (51 patients; 48%).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32 (62.7%) ha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19 (37.3%) had acute leukemias; of these, 10 (19.6%) ha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9 (17.6%) ha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RESULTS:
The lower para-aortic (30.9% for tuberculosis, 63.2% for acute leukemias and 87.5%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inguinal (9.1% for tuberculosis, 57.9% for acute leukemias and 53.1%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lymph nodes were involv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three types of leukemia than in tuberculosis (both with p <0.017). Tuberculosis showed peripheral enhancement, frequently with a multilocular appearance, in 43 (78.2%) patients, whereas patients with leukemia (78.9%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87.5%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demonstrated predominantly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both with p <0.017).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peripheral enhancement pattern had a sensitivity of 78.2%, a specificity of 100%, and an accuracy of 88.7%. For the diagnosis of leukemia,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homogeneous enhancement pattern was associated with a sensitivity of 84.3%, a specificity of 94.5%, and an accuracy of 89.6%.CONCLUS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and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lymphadenopathy seen on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re useful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untreated tuberculosis and leukemia of the abdominopelvic lymph nodes. 相似文献64.
目的 探讨毛细胞白血病(HCL)脾脏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脾切除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HCL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脾脏常规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二步法)后光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 (1)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男:女为2.75:1,中位年龄47(36~68)岁.均以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不明显.多伴血红蛋白降低(80.0%)、血小板降低(60.0%)和白细胞升高(53.3%),少数全血细胞减少(20.0%).(2)特殊检查:外周血和骨髓毛细胞比例为(14.6±7.2)%和(47.3±23.8)%;骨髓细胞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率62.5%,咐醇酯(TPA)诱导附壁试验阳性率85.7%,毛细胞透射电镜核糖体板层复合体(RLC)检出率25%;骨髓活检HCL累及率100%.(3)15例患者脾脏重量(3012±1974)g,镜下白血病细胞呈弥漫性增生,淋巴滤泡完全消失或严重萎缩(14/15),红髓窦-索结构不清.3例可见"血湖"形成,白血病细胞胞质丰富淡染,免疫组织化学示CD45RA、CD20和PAX-5、CD25、CD11c、Annexin A1、cyclinD1阳性,CD3、CD43阴性.(4)随访13例目前均存活.随访时间5年以上的9例,10年以上的7例.结论 该病以中老年缓慢起病,脾大为首发症状,结合脾脏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相关检杳确诊.脾切除后可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65.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微量残留病 (MRD)检测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了解ALL复发与缓解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分析近 10年来有MRD检测资料的 77例初治ALL ,对其中 4 4例进行动态追踪检测MRD。主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免疫球蛋白重链和T细胞受体δ基因重排作为肿瘤标志。结果 初治标本PCR检测MRD阳性者和阴性者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化疗 3个月时PCR检测转阴的病例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转阴的病例 (P <0 0 5 ) ,且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RD的动态检测可以作为小儿ALL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PCR法动态监测MRD ,有助于完善白血病分型、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无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 采用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 5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例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HAL) 1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淋变 1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Ⅳ期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 1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 5 / 6个位点相合 3例 ,6 / 6个位点相合 2例。输入脐血 (UCB)有核细胞数为 (4 9~ 11 78)× 10 7/kg。结果 5例患儿中 4例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恢复至 1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13~ 18d ,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无明显差别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 ,恢复至 2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4 5~ 6 0d。 4例获得造血重建患儿中 ,2例发生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Ⅱ度和Ⅲ度aGVHD各 1例。aGVHD出现较早 (在脐血输注后 4~ 10d)。但增加环孢素A(CsA)剂量 ,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 ,aGVHD容易控制。结论 UD UCBT可有效重建造血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严重aGVHD的发生与HLA不相合位点数目无关。在疾病的恢复稳定状态进行移植治疗 ,可望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7.
糖皮质激素诱导试验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糖皮质激素早期诱导试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预后。方法 诱导试验是根据初发病时外周血幼稚细胞计数及服用糖皮质激素 (GC) 7d后外周血中幼稚细胞的动态变化。此后 ,所有病例都接受同样强烈的化疗方案。结果 6 0例患儿中对泼尼松诱导试验敏感 (PGR)者为 4 9例 ,占 81 7% ,其中高危患儿 6例 ,中危患儿 8例 ,低危患儿 35例。在 4 9例PGR患儿中 38例 (77 6 % )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CCR) ,中位缓解期为 2 2 5个月 ;复发 3例 ,占 6 1%。 6 0例患儿中对泼尼松诱导试验不敏感 (PPR)者为 11例 ,占 18 3%。在PPR 11例中 ,5例早期复发 ,占 4 5 5 % ;2例达CCR ,占 18 2 %。从治疗第 19天、第 30天的骨髓检查 ,PPR组 19dM1、M2 、M3分别为 72 7%、18 1%、9 2 % ;PGR组 19dM1、M2 分别为 96 %、4 % ,无一例为M3 。达CR时间 ,PPR组明显迟于PGR组。结论 GC在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中 ,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早期治疗反应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该文评价了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接受ALL-XH-99方案治疗的193例新诊治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化疗第19天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血液学缓解时用四色MP-FCM检测MRD。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各组无事生存率(EFS)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各生物学特征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双尾),COX风险比例模型用于评估预后因素。结果:①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5%与<5%的患儿4年EF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42.59%±14.28% vs 74.24%±6.67%;P<0.01);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血液学缓解时存在形态学可识别的幼稚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0%)与此时无形态学可辨认的幼稚淋巴细胞的患儿4年EF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3.47%±9.23% vs 76.41%±6.09%; P<0.05);③ 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完全缓解时 MRD≥0.01%与 MRD<0.01%的患儿15月EF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3.81%±20.26% vs 94.44%±5.40%; P<0.01)。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细胞数≥5%、诱导治疗结束血液学缓解时骨髓幼稚细胞>0%及MRD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预后价值,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儿童ALL早期治疗反应的评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5-9]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HD -A +VM2 6+rhG -CSF动员白血病患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 5例高危急性白血病患儿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HR -ALL) 4例 ,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 (AHL) 1例。年龄 9~ 1 3岁。 5例患儿均采用HD -A +VM2 6+rhG -CSF方案进行动员。在化疗后第 9天应用rhG -CSF ,当白细胞升至 5× 1 0 9/L以上时 ,使用CS - 30 0 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SC。结果 4例采集 1次 ,1例采集 2次。全部患儿均能耐受该动员方案治疗。MNC值为 5 96 5( 5 0 2~ 7 2 )× 1 0 8/kg。CD3 4+ 细胞量为 4 372 ( 3 95~ 5 6 2 )× 1 0 6/kg。结论 G -CSF联合大剂量Ara -C和VM2 6的化疗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小儿CD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55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 (P1 70 )检测 ,临床观察 ,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 ,判定疗效。结果2 3例CD7+小儿AML在FAB分型中以M2 、M5 多见。M3 中无一例CD7抗原表达 ,将CD7+与CD7-两组小儿AML进行对比 ,CD7+AML具有肝脏明显增大 (P <0 0 0 5) ,外周血白细胞数、原始细胞比例及P -糖蛋白表达增高等特点 (P <0 0 0 5,P <0 0 1及P <0 0 5) ,且年龄偏低 ,中位数年龄 7 6岁 (P <0 0 1 )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4 3% ,达首次缓解中位时间为 55 5天。结论 小儿CD7+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常表达P -糖蛋白 ,临床症状重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达首次缓解时间长 (P <0 0 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