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状况科学评价,对消除、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方法]于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对河南省濮阳市35户装修居室和8处办公(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氡(Rn)浓度进行检测。[结果]35户居室内5种主要污染物的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甲醛49.62%和74.29%、苯5.43%和14.3%、甲苯11.29%和17.14%、二甲苯10.48%和17.14%、氡均不超标,以甲醛的超标率最高。8处办公(公共)场所中,只有甲醛超标,超标率为37.04%。不同功能居室房间甲醛超标率分别为:客厅50.0%、卧室50.7%、书房58.3%、餐厅33.3%、厨房50.0%。[结论]室内装修对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是引起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种污染物检测结果表明:甲醛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苯系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四种消毒剂对宾馆及医院候诊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对人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使用复方过氧化氢、多聚甲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四种消毒剂对宾馆、医院候诊室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对空气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总数进行检测和分析,询问有关人员对消毒剂的不良反应。结果四种消毒剂均能有效的杀灭细菌,从自然菌消亡率来分析,以复方过氧化氢效果最佳。四种消毒剂的自然菌消亡率为92.86%~95.35%,均能达到自然菌消亡率的合格水平(自然菌消亡率≥90%则判定为合格)。结论四种消毒剂均能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进行有效的消毒,但从消毒剂效果和人体不良反应来分析,以复方过氧化氢为最佳。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的消毒和检测。  相似文献   
43.
两种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甲醛净化效果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试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对甲醛净化作用,研究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的测定方法,为制定净化产品的净化功能的测试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了硅藻土和光催化两种原理空气净化材料,以室内空气常见的污染物甲醛为目标,参照国家空气净化器标准(GB/T18801-2002)中的实验条件,在1 m3环境测试舱内分别发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0倍的甲醛气体,测试净化产品对甲醛衰减曲线,运用数学曲线积分面积的计算模式来计算单位时间净化量。结果:硅藻土材料对甲醛的净化量是1.44 mg/m2.h;光催化材料对甲醛的净化量是1.14 mg/m2.h;两种空气净化材料对甲醛有明显的净化功能。结论:(1)验证净化材料的净化效果的测试方法,运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净化量作为评价产品净化功能的指标,这一指标能直观、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净化效果。(2)计算净化量的方法运用数学曲线积分面积(近似梯形)公式,既简便又准确。  相似文献   
44.
45.
兰州市居室内空气微生物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兰州市居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本底状况,探讨了微生物污染因素和分布规律,微生物与化学、物理污染物的关系,评价了污染现状。找出污染特点是夏季大于冬季,室外大于室内,第三类房(平房、无暖气、燃煤)>第二类房(楼房、无暖气、燃煤)>第一类房(楼房、有暖气,使用液化气)。每日的污染规律是早、晚高,中午低。  相似文献   
46.
蚊香烟雾对室内环境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美国加州测量仪器公司生产的PC-2型气溶胶粒度分析仪,对普通蚊香和电热蚊香产生的烟雾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蚊香烟雾粒径分布规律及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蚊香主要产生小于2μm的细粒子。电热蚊香产生的气溶胶对室内环境无明显污染,而普通蚊香产生的气溶胶对室内环境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47.
不同燃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症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10892人的调查资料,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影响后,家庭内使用有烟煤的人群产生呼吸道症状(气短、咳嗽、咳痰)的危险性高于使用无烟煤者。使用有烟煤者患有气短、咳嗽、咳痰的OR值分别为1.71、3.30、4.23;使用无烟煤者发生咳嗽、咳痰的危险性分别是使用柴者的1.35倍和1.67倍。改炉灶可以降低这些症状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48.
在上海市区进行的一次女性肺癌病例一对照研究共调查504名不吸烟的肺癌新病例和按年龄、性别及吸烟状态配对的人群对照601例。结果揭示:1.厨房通风差,或与卧室分隔不好,或在卧室内烧饭,肺癌危险性增加;2.烹调时眼睛经常有受抽烟烟雾刺激之感觉和/或室内充满烟雾,肺癌危险性上升;3.烹调中经常使用菜油或经常烹调油炸食品,肺癌危险性亦会增加;4.肺癌危险性随居室通风面积的增加而降低,线性趋势在调整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居室面积后有显著性;5.烹调所用燃料类型与肺癌危险性无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49.
The Syracuse AUDIT (Assessment of Urban Dwellings for Indoor Toxics) project is a birth cohort study of wheez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in a low-income urban setting. Such studies are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documented serious risks to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and published work on asthma development and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of this size. We studied 103 infants of mothers with asthma, living predominantly in inner-city households. Our study combines measurements of a large panel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agents, in-home infant assessments, and review of all prenatal and postnatal medical records through the first year of life. We found multipl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urces and potential health risks in study homes including high infant exposure to tobacco smoke. The prevalence of maternal smoking during pregnancy was 54%; postnatal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ETS) exposure was nearly 90%. The majority (73%) of homes showed signs of dampness. Participants' lives were complicated by poverty, unemployment and single-parenthood. Thirty-three percent of fathers were not involved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62% of subjects moved at least onc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se socioeconomic issues had an impact 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led to modification of study eligibility criteria. Extensive outreach, follow up, and relationship-building were required in order to recruit and retain families and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work overload for study staff. Our experiences implementing the project will inform further studies on this and other similar populations. Future reports on this cohort will address the role of multipl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wheezing outcome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Crawford, Hargrave, Liu, Anbar, Hall, Naishadham, Czerwinski, Webster, Lane, and Abraham are with th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UNY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 750 East Adams Street, Syracuse, NY 13210, USA; Hunt is with the UNYSPEC Ltd., Baldwinsville, NY, USA.  相似文献   
50.
土壤氡与室内氡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土壤氡对底层房间的贡献.方法采用ERS1000和RAD7环境测氡仪测量土壤氡及析出率,根据析出率与室内氡关系公式计算了室内氡浓度的变化范围,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调查区域土壤氡浓度为(18 000±3 100)Bq·m-3;氡析出率为(8.15±5.55)Bq·m-2·s-1;混凝土地面的氡析出率为(0.72±0.19)Bq·m-2·s-1,普通混凝土结构房屋中氡浓度理论计算范围为11.5~42.4Bq·m-3.实际测量结果(18.9~40.6)Bq·m-3,预测值与实测结果一致.结论在土壤氡浓度低于20000Bq·m-3地区,采用传统建筑方式,不会引起室内氡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