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1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4、7月胎肝中制备提取物(E_4、E_7),观察它们对BEL-7402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E_4从100mg/L起可明显抑制7402细胞的生长和DNA合成,细胞生长抑制IC_(50)为144.4mg/L,DNA合成抑制IC_(50)为227.9mg/L。在250~1000mg/L时对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1013.0mg/L。E_7在10~100mg/L对细胞生长和DNA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至1000ml/L浓度未发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生长曲线影响,E_4表现为500mg/L时能明显抑制7402细胞的生长而在50mg/L时影响不明显;E_7表现为500mg/L时影响不明显,而50mg/L时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细胞形态的影响,100~1000mg/L的E_4作用后可出现与二甲亚砜(DMSO)诱导后相似的分化改变,而不同浓度的E_7作用不明显。结果提示:4月胎肝提取物中含有促肝细胞分化因子,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促进分化;而7月胎肝提取物中含较多的促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882.
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人类肝癌的MRI征象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经腹腔种植Walker-256癌肉瘤成功地建立SD大鼠肝癌模型22只,共28个病灶。使用1.5超导MR机扫描,观察MRI图像,留取肿瘤标本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病理结果与MRI征象对比,并与人类肝癌的MRI征象和病理改变相对照。结果:SD大鼠肝癌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改变与人类肝癌相似。结论:SD大鼠移植型肝癌模型是一种容易复制、实验周期短的肝癌模型,可作为人类肝癌影像研究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83.
目的检测HTf(Fe)2SA阳离子脂质体是否具有靶向转染肝癌细胞的能力.方法在有血清和无血清两种条件下检测HTf(Fe)2SA阳离子脂质体和SA阳离子脂质体介导DNA进入肝癌细胞SMMC-7721和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内的量.结果在有血清和无血清两种转染条件下HTf(Fe)2SA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入SMMC-7721细胞内DNA的量明显高于SA阳离子脂质体,而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HTf(Fe)2SA阳离子脂质体在体外具有良好的靶向介导DNA转染肝癌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884.
甲胎蛋白在肝癌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胎蛋白(AFP)复杂的结构决定其在肝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扮演多功能的角色。AFP不仅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生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肿瘤患者的免疫应答作用。最近研究表明AFP能损伤肝癌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Cs)的功能和诱导DCs凋亡;AFP可能通过调节DCs表型分子的表达,抑制DCs转变为成熟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以及通过影响淋巴细胞或肝癌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抑制癌细胞内Caspase活性,导致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探讨在视频消融(RFA)治疗后给予益脾养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获益情况。方法 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60例,均接受RFA治疗,其后,30例患者接受益脾养肝方治疗3个月。应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常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糖抗原(CA)19-9水平。结果 在随访时,观察组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比率分别为6.7%、46.7%和26.7%,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7%、26.7%和26.7,P<0.05);血清AFP和CA19-9水平分别为(75.8±16.6)ng/ml和(54.1±8.7)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8.6±20.3)ng/ml和(63.5±9.0)U/L,P<0.05】。结论 在RFA治疗后应用中药益脾养肝方治疗P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供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探讨miR-106b对肝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SK-HEP-1、Huh7及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 中miR-106b mRNA 的表达.用miR-106b siRNA转染HepG2细胞(miR-106b下调组),并设空...  相似文献   
887.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HepG2中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对铁死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转染试剂增强PTBP1小干扰转染效率。沉默PTBP1后加入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Western blot观察HepG2铁死亡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脂质过氧化物试剂盒(MDA)、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ROS)检测铁死亡相关的指标,RNA免疫共沉淀(RIP)检测方法验证PTBP1的下游靶分子,Western blot、RT-qPCR验证沉默PTBP1前后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CBP1)的蛋白变化趋势。结果:沉默PTBP1后,erastin诱导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铁蛋白重链1(FTH1)表达增加。“NC+erastin”组细胞内铁离子显著高于其他各组。“NC+erastin”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积累最为显著。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si-PTBP1+erastin”组与“NC+erastin”组相比,红色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i-PTBP1+erastin”组ROS水平较“NC+erastin”组下降。RIP检测发现,PCBP1富集倍数显著高于其他铁离子代谢基因;沉默PTBP1后,PCBP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PTBP1通过上调PCBP1,介导铁离子转运,增强铁死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