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和蛋白表达,以及Cyclin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CR检测151例鼻咽癌标本中p16基因缺失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中p16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第2外显子的缺失率为35.76%(54/151)。p1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P〈0.0001),但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01),但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16第2外显子缺失,p16蛋白低表达而CyclinD1蛋白高表达,两者间呈负相关性(P〈0.0001)。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中p53、CyclinD1和Ki67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3例符合标准并确诊为双原发恶性肿瘤的第二原发癌标本进行p53、CyclinD1和Ki67的检测。结果:p53、CyclinD1、Ki67在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标本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30.2%、65.1%。p53的阳性表达与间隔时间、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CyclinD1及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与CyclinD1、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313,P=0.041;r=0.319,P=0.037)。结论:p53、CyclinD1、Ki67蛋白高表达与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53、CyclinD1、Ki67在双原发癌中的表达对评估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并提示第二原发癌在基因水平上可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常,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及其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D1与病理性瘢痕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MAPK、Cy-clinD1蛋白的表达。(3)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MAPK mRNA、CyclinD1 mRNA的表达。(4)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病理性瘢痕上皮中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果 (1)免疫荧光双标记:K-ras、H-ras、N-ras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现较弱荧光,为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现较强荧光,为强阳性表达。(2)MAPK及其mRNA和CyclinD1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吸光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病理性瘢痕中未发现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结论 (1)Ras、MAPK、CyclinD1蛋白及其MAPK mR-NA、CyclinD1 mRNA不是瘢痕上皮癌变的早期信号。(2)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病理性瘢痕上皮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癌基因 CCND1的蛋白表达产物 Cyclin 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PAP方法研究 10 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D1蛋白在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呈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在有淋巴结转移、腹水细胞学检查癌细胞阳性、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中 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 ,与无转移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Cyclin D1蛋白的过度表达 ,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有关。通过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 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用来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PTEN,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PTEN,Ki-67和CyclinD1在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低(P<0.05),与肿瘤分级无相关性(P>0.05);②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1),与肿瘤分级相关(P<0.01);③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1),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④PTEN与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5);PTEN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5);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结论①PTEN在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该肿瘤恶性分化程度的关系尚不明确;②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与该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③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与该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④PTEN,CyclinD1与Ki-67三者中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了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INK4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Ki-67蛋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3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SCC)中的表达,研究其在I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ISCC、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中p16^INK4A、Cyclin D1、Ki-67和HPV16/18、31/33的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HPV16/18、p16^INK4A、Cyclin D1及Ki-67在I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和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和子宫颈管壁浸润深度呈正相关;Cyclin D1蛋白与临床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HPV在I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INK4A基因可能不是单纯作为抑癌基因在子宫颈癌中起作用,Ki-67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Stat3及CyclinD1、Bcl-xL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7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异型增生及癌变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Bcl-xL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的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3);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且癌变组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组和癌变组中Bcl-xL在蛋白水平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P=0.000),而且癌变组中Bcl-xL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伴异型增生组(P=0.000);Stat3、CyclinD1和Bcl-xL均随腺瘤异型增生程度的增高呈递增趋势。Stat3与CyclinD1、Bcl-xL 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Stat3、CyclinD1和Bcl-xL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人喉鳞癌组织中HPV16E7、CyclinD1和Rb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CyclinD1和R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0例喉鳞癌、3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HPV16E7、CyclinD1和Rb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声带息肉组织中HPV16E7未见表达,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4/80(P<0.000 1);声带息肉与喉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率分别为2/30和42/80(P<0.000 1),Rb的表达率分别为25/30和42/80(P<0.05).HPV16E7与CyclinD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5 a生存率有关(P<0.05或0.01).喉鳞癌组织中HPV16E7与Rb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HPV16感染和Rb、CyclinD1的异常表达与喉鳞癌发生、发展有关.HPV16E7与CyclinD1可作为判定喉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环加氧酶-2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胎鼠皮质神经细胞,给予缺氧再加氧处理;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加氧组及选择性抑制剂 缺氧再加氧组;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环加氧酶-2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缺氧再加氧后神经细胞表达呈平行性、一致性增高;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能明显降低CyclinD1的表达;而CyclinD1选择性抑制剂flavopiridol对COX-2的表达则没有影响;flavopiridol还能明显改善缺氧再加氧后神经细胞的生存率(P<0.001)。结论COX-2诱导的缺氧性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CyclinD1表达的增加使成熟神经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 )及多药耐药基因 (MDR1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鼠抗人CyclinD1 及鼠抗人MDR1 单克隆抗体对 4 0例石蜡包埋的原发性NSCLC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并与 10例肺良性病变比较。结果 :CyclinD1 及MDR1 在NSCLC中均有较高的表达 ,其阳性率分别为 6 7.5 %和4 7.5 % ;而在肺良性病变中 ,CyclinD1 无 1例表达 ,而MDR1 有 1例表达 ,阳性率为 10 % ;在NSCLC中 ,CyclinD1 表达与肿块大小 ,有无淋巴结转移 ,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而MDR1 表达则在肿块≥ 3cm高于肿块 <3cm(P<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 (P <0 .0 5 ) ,低~中度分化高于中~高度分化 (P <0 .0 5 ) ;Ⅲ~Ⅳ期高于Ⅰ~Ⅱ期 (P <0 .0 5 )。结论 :CyclinD1 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是NSCLC的早期分子蛋白之一 ,而与NSCLC的发展和预后无关 ,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MDR1 的过表达与NSCLC的发展与预后有关 ,可作为NSCLC预后的指标之一 ,同时 ,有利于进行NSCLC耐药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