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9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49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468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8篇
  11篇
中国医学   390篇
肿瘤学   107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61.
目的 比较核素扫描、CT、MRI界定骨转移肿瘤区的价值。方法 16例骨转移瘤中包括肺癌5例、乳腺癌3例、直肠癌3例、肝癌1例、原发灶不明4例。CT、MRI与核素骨扫描的间隔时间少于14d。结果 50个骨转移灶或经局部放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或经病理、或经随访证实。47个病灶MRI阳性,44个部位骨扫描呈阳性表现(5个部位证实为假阳性),29个病灶CT表现阳性。MRI界定的22个病灶范围大于CT,6个病灶显示较CT明确,21个病灶二者相当。结论 MRI确定骨转移肿瘤区的价值大于CT,因此在做骨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案时,最好参考MRI。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骨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自2000-04以来,我们对37例骨转移瘤患者采用博宁(通用名:帕米磷酸二钠)加放射治疗,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全组37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经X线、CT或/和ECT证实。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龄33~77岁,中位57岁。原发肿瘤:肺癌16例,乳腺癌10例,鼻咽癌6例,食管癌5例。疼痛程度:Ⅰ级5例,Ⅱ级19例,Ⅲ级13例。伴运动障碍者11例。KPS评分(一般状况)30~90分,平均55分。1.2治疗方法博宁90mg,加入生理盐水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4h以上滴完。每4周重复为1周期,连用不少于2周期。同…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顽固性骨痛的疗效。方法:使用鲑鱼降钙素治疗经放化疗无效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剧烈骨痛患58例,治疗前后均评定疼痛程度及使用麻醉止痛剂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能够有效地控制剧烈疼痛,改善患的生活质量,达到了晚期恶性肿瘤患的姑息治疗主要目的,同时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该药可以作为骨转移癌顽固性骨痛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4.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3月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博宁 )联合化疗治疗 35例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病人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35例均为女性术后病人。年龄 2 8~ 6 9岁 ,中位年龄 4 8岁。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 2 5例 ,单纯癌7例 ,髓样癌 3例。单发骨转移 13例 ,多发骨转移 2 2例。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最多为 17例 ,骨盆转移 8例 ,肋骨转移 6例 ,肩胛骨转移 3例 ,股骨转移 1例。 2 0例雌激素骨体 (ER)为阳性 ,15例孕激素受体阳性。所有病人均经X线摄片、CT和 (或 )ECT或MRI检查证实。1 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6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in control with radiotherapy in bone metastases from malig-nancies. Methods A total of 72 lesions in forty-two cases with bone mestastases were received 6my X ray. The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was performed in 28 lesions in the way of 200cGy/fraction,5 fracties/week,total dose of 3000 ~5000cGy. The hypo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was.performed in 44 lesions in the way of 400cGy/fracfion,3 frac-tions/week,total dose of 2400~3600cGy. Results Overal pain relief rate was 90.28%,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 pain relief of hypo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was faster than anoth-er. Conclusion Radiotherapy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relieve pain in bone metastases from malignacies.  相似文献   
66.
朱良春教授治疗骨转移癌痛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但随着癌症发病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伴随癌症病人寿命的延长骨转移癌的发生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据统计.骨转移癌的发生率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骨转移癌临床表现多为骨骼的持续性疼痛,患者常难以忍受。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朱良春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奇难杂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67.
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在前列腺癌中,40%的患者在就诊时或治疗中会发生骨转移,其中70%的患者死于骨转移。因而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深受人们重视。前列腺癌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骨组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骨转移。因此,无论是研究前列腺  相似文献   
68.
艾本与放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本(伊班膦酸钠)全身用药与局部放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本静脉滴注加局部放疗40例(治疗组);单放组40例,只采用局部放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2.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溶骨病灶再钙化的有效率治疗组为76.7%,而对照组仅为2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出现第二部位骨转移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本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性骨转移,具有止痛快、疗效确切、高效修复溶骨病灶,并能防止新转移灶的发生及较高的生存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博宁及博宁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许多学者报告,至少50%癌症患者死后尸检发现有骨转移[1],其中半数以上患者出现骨痛[2].临床上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等实体瘤最易出现骨转移,占肿瘤骨转移的80%[3].骨转移多见于肿瘤晚期,40~60岁居多,病理多为溶骨性破坏.  相似文献   
70.
OPG RANKL和RANK在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正  卢奕  姚智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2):1316-1318
健康的骨骼依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来维持完整性.其发生和重建过程分别由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介导的骨形成来完成.在疾病过程中,吸收与形成的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骼形态结构的异常,出现成骨性损伤、溶骨性损伤或混合损伤.肿瘤骨转移后可出现压迫、疼痛、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肿瘤骨转移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在转移部位的骨溶解过度.OPG RANKL和RANK作为骨吸收的重要调节因子,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