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40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颈静脉球解剖变异对经内镜行岩斜坡区病变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颈静脉球的解剖变异对颞骨径路在内镜下行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方法 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镜手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颈静脉球高度为左侧(7.39±2.11)mm,右侧(9.05±3.10)mm;宽度为左侧(6.28±1.25)mm,右侧(6.34±0.79)mm;颈静脉球顶距鼓室天盖、后半规管上、下缘、上半规管顶点、内淋巴囊上缘、面神经锥段中点、内听道下缘之间距离分别为:(16.05±3.34)mm、(8.73±3.11)mm、(3.13±1.83)mm、(14.63±3.33)mm、(5.01±2.88)mm、(3.70±3.36)mm、(5.03±3.19)mm。结论 高位颈静脉球对内镜手术有一定影响,但相对非内镜手术而言要小,高位颈静脉球的定义依不同的术式而不同。  相似文献   
32.
颞骨巨大软骨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影响颞骨骨折性面瘫预后的主要因素和面神经减压术的意义,总结分析了64例面瘫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制作面瘫实验西式,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线面神经膨胀率,并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否行面神经减主及手术时机。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显著大于非开放组,非开放组纤维损伤谋生时机提示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有 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4.
人类颞骨火棉胶切片中线粒体DNA的扩增及重组测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人类颞骨火棉胶切片中的DNA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配合不同的引物、扩增方式及酶切技术检测长期保存的7例(9侧)颞骨火棉胶切片中微量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及点突变,pGEM-T载体进行扩增片段的重组与克隆。结果 9侧颞骨DNA提取液中均可见正常的135bp扩增片段,巢式PCR检出其中2例生前患老年聋者(各查1侧)有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测序结果证实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人类颞骨火棉胶切片中的DNA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配合不同的引物、扩增方式及酶切技术检测长期保存的7例(9侧)颞骨火棉胶切片中微量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及点突变,pGEMT载体进行扩增片段的重组与克隆。结果9侧颞骨DNA提取液中均可见正常的135bp扩增片段,巢式PCR检出其中2例生前患老年聋者(各查1侧)有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的准确性。结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颞骨切片研究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其回顾性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目前可在耳科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相关的基因突变或病原体。  相似文献   
36.
CT多平面重组对镫骨病变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镫骨螺旋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在术前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对手术选择的影响.方法正常组50例(100耳)无耳症状、体征的志愿者和异常组镫骨异常者102例(137耳)全部行平行枕眶线扫描,应用轴位图像行多方位的MPR.比较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和镫骨斜位MPR图像整体显示镫骨的形态和结构情况.在镫骨斜位MPR图像上测量镫骨的高度.异常组行听骨链重建术57例(64耳),术中观察镫骨的结构、形态和破坏情况,并与MPR CT图像比较.结果正常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PR图像均未能显示镫骨的整体形态,镫骨斜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了镫骨的整体形态和结构.在镫骨斜位MPR图像上,测量镫骨高度为(3.3±0.4)mm.异常组102例,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PR图像均不能显示镫骨的破坏情况和结构异常,斜位MPR镫骨图像均直观显示了镫骨的破坏情况和结构异常.慢性中耳炎合并镫骨破坏69例(90耳);先天性镫骨异常33例(47耳),其中砧骨镫骨分离5例(7耳),镫骨头及足弓完全缺如9例(13耳),镫骨足弓不完整,1侧足弓缺如3例(4耳),镫骨底板增厚与周围骨融合16例(23耳).与术中所见对照,镫骨斜位MPR图像显示镫骨结构、形态异常的符合率为95.3%.结论镫骨异常患者CT检查行冠状位和镫骨斜位MPR,对于显示镫骨足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评价镫骨的破坏情况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7.
圆窗区颞骨切片和CT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圆窗区及其相关结构在耳的横断薄层和在CT上的定位及毗邻关系,为该区域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外观无异常的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以眦耳线为基线,用高分辨率CT扫描,获得间隔为1.00 mm,厚度为1.00 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颅脑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常规脱钙、脱水、火棉胶浸胶,包埋并按标记切制成厚为1.00 mm的连续横断薄层切片,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的下表面并扫描照相.标本切片与CT图像对照,逐一辨识颞骨内听小骨、骨性半规管、前庭、圆窗、圆窗龛、耳蜗、锥隆起、内耳道、耳蜗水管等结构.结果颞骨横断CT扫描,有18~22个层面,圆窗和圆窗龛出现层面多为第10层(右侧)和第11层(左侧),圆窗龛前壁厚度平均为右侧0.92 mm和左侧0.90 mm,龛深平均为右侧1.89 mm和左侧2.04 mm,龛与颈静脉窝间骨壁的平均距离为右侧2.10 mm和左侧2.39 mm.龛前壁厚度、龛深、龛与颈静脉窝骨壁的距离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耳颞区火棉胶薄层断面标本能良好显示圆窗区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可直接与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其结果对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颞骨巨细胞病的临床病程,诊断和治疗.方法从我们科收集了5例颞骨巨细胞瘤且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5例颞骨巨细胞瘤,其中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在28到73岁.1例患者病理分型为Ⅰ-Ⅱ级,4例为Ⅱ级.所有5例患者均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和术后放疗,随访3到12年无复发.结论颞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基于典型的病理特征,影像和临床表现.根治性切除是最适当的治疗方法,再加术后放射治疗多能获得长期治愈.  相似文献   
39.
颞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affe于1953年首次提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GCRG)的诊断,认为GCRG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病变,是对骨内出血的修复反应,但其具有局部侵袭性.GCRG好发于下颌骨、上颌骨,很少涉及颞骨.该病的诊断困难,常误诊为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ur,GCT).现详细介绍l例颞骨GCRG的诊治经过,并对其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0.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0~ 2 0 0 2年收治的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经 0 .5~ 3年的随访 ,面瘫恢复或部分恢复 6例 ,听力提高 5例 ,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 ,无特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诊断本病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MRI可良好地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 (包括颅内结构 )的关系 ,同时也是诊断先天性胆脂瘤的重要方法。鼓膜完整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 ,手术径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而定 ,彻底清除病变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