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3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1534篇
内科学   868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35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86篇
综合类   3404篇
预防医学   527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1875篇
  10篇
中国医学   430篇
肿瘤学   17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85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细胞色素P—450亚族选择性底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国内同行对细胞色素P-450亚族的深入研究,作者合成了P-350IA和ⅡB亚洲的选择性底物乙氧基异酚恶唑和戊氧基异酚恶唑,并对合成品与国外标准产品的结构和酶学表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合成品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酶学表征上均与国外产品基本一致。因此,在P-450研究中可用本合成品替代国外产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姜黄素(Cur)与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两种药物同时联用或分时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接种96孔板,分为5组。I: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0、20、30、40μmol/L);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μmol/L);Ⅱ: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ABS1)和NS-398系列浓度组+姜黄素20μmol/L(,4BS2)对大鼠HSC增殖的影响。Ⅲ:两种药物同时加药组;Ⅳ:两种药物先后6h加药组:先加姜黄素20μmol/L作用HSC6h后加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wmol/L);先加NS-398系碉浓度(0、20、40、80Vunol/L)作用HSC6h后加姜黄素20μmol/L组,V:析因分析组。各组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组,与HSC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姜黄素、NS-398单用或同时、分时联用对HSC生长的影响。LDH法检测各组对HSC的细胞毒性舴用。[结果]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和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有抑制HSC的作用,但姜黄素的作用比NS-398强;同时加两药组比分时加药组有明显不同,先加NS-398作用HSC6h组比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的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时间因素导致两药联用是双向调节,同时加药或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后加NS一-98时呈正调节作用,抑制率升高,而先加黼98作用ItSC6h后加姜黄素呈负调节作用,抑制率降低。NS-398对HSC作用一定时间后有抑制姜黄素对HSC起生物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E—4,5—二取代苯基—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制备钙拮抗剂,治疗脑功能障碍药物和增强学习记忆药物的中间体[1]。药物对映异物体在人体内的活性、毒副作用、代谢过程及药物动力学性质等多存在差异,故建立高立体选择性合成的方法是有机合成界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开  相似文献   
24.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它是指脑干病变可损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核及脑干内纤维,双侧延髓病变引起的舌咽、迷走神经为主的后组颅神经麻痹。其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以往遇到此类患者,护士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反复置入,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反复插管还会导致患者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2月~2004年10月对清醒球麻痹患者采取区别于常规胃管置入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应用射频技术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验证其阻断神经纤维的可行性。方法 将 4 5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以实验确定的射频技术、苯酚注射、切断 3种方法阻断其坐骨神经 ,对阻断前和阻断后不同时间内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组织形态学的轴突通过率。结果 射频组、切断组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轴突通过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苯酚注射组的上述指标与前述 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视下应用射频阻断神经 ,可以取得与切断神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徐萍 《现代护理》2002,8(5):348-348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挫裂伤的方法。此项治疗有良好地控制血尿,改善肾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肾的效果。我院1994年1月~2000年11月,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挫裂伤9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8.
张晋体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1):1075-1076
目的:观察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的效果。方法:1993年3月—2004年3月11年间符合条件的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患者行修补穿孔后,采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30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诊58个月,按V is ick分级:Ⅰ级23例(76.7%),Ⅱ级5例(16.7%),Ⅲ级2例(6.7%)。结论:选择穿孔早期的污染较轻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采用规范的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9.
许多年来,我国的人工流产都是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的,受术者必须忍受痛苦和恐惧的煎熬。同时术中刺激迷走神经会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昏厥和抽搐。为了解除人工流产的痛苦,我院麻醉科与妇科联手自2003年12月开始,对1856例早孕妇女采用国内外较先进的技术及药物、借鉴好的经验方法、采取严密的监护措施进行无痛人流术,患者无痛苦,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血管是肿瘤生长的重要条件,是侵袭、转移的重要途径。与直接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相比,以血管内皮细胞上整合素和酪氨酸酶为靶点的显像和治疗有其独特之处。放射性核素显像及PET可以评价血管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效果,并对治疗中的患者进行监测。目前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药物主要分为三个方面: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②抑制这些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③防止细胞外基质降解。此外,纳米材料在该领域的运用,使有效并选择性地将基因或药物运输到肿瘤血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