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研究视交叉上核内主要肽能神经元的分布情况,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只,以免疫组化双重及三重标记技术,对大鼠视交叉上核(SCN)内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及生长抑素(SOM)样三类神经细胞群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免疫染色以ABC法进行,呈色底物采用DAB、TMB及4-氯-1-萘酚。结果显示:在SCN头中尾三段,三种肽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分布均存在差异;VIP与AVP样细胞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界,其相交处一狭窄区内三种肽能神经元混杂在一起,交错重叠。上述发现为SCN机能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松果体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持续黑暗条件下 ,2 4h记录大鼠的踏转轮运动 ,观察其昼夜节律性变化 ,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视交叉上核 (SCN)中光诱导的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摘除松果体后 ,踏转轮运动白天少黑夜多的昼夜节律消失 ,Fos蛋白表达减少 ;补充褪黑素后能使之恢复。褪黑素 1(ML 1)受体拮抗剂Luzindole也能使踏转轮运动的昼夜节律消失和Fos蛋白表达减少。而ML 2受体拮抗剂Prazosin则不能。结论 松果体通过分泌褪黑素作用于SCN中的ML 1受体 ,从而调节踏转轮运动的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73.
本科1995年以来遇2例外伤性视交叉综合征伴颈内动脉损伤,一为大脑前动脉瘤,另一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由于对本综合征认识不足,致二者治疗延误,现将其症状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潘集阳 《广东医学》2007,28(1):8-10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circadianrhythm sleep disorders)是指个体睡眠与觉醒的生物节律与所处的环境模式不协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在人类,自我调节的昼夜节律是由控制起搏器-视交叉上核(位于下丘脑的一对结构)所产生.睡眠-觉醒周期(sleep-wake cycle)是人类最为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的改变往往伴有失眠或白日过度嗜睡的症状.  相似文献   
75.
摘除侧眼球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Wistar雌鼠5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行双眼摘除术。对照组27只。术后4周将各组动物体重相近的每3只列为一个配伍组,分别在09:00-10:00、17:00-18:00、23:00-24:00三个时间处死。将含有视交叉上核的脑组织经固定、恒冷箱切片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显示视交叉上核内含VIP或AVP的神经元,微机图像分析上测量光镜下这两种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及平均免疫反应强度。结  相似文献   
76.
垂体肿瘤定向粒子射线治疗 Lawrence等在广泛的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创始了垂体高能粒子线定向放疗,克服了过去用光子线治疗的缺点,而且垂体四周的毗邻结构又能受到保护。如果垂体周围重要结构(视交叉、视丘下部、脑干)已经避开照射野,射线量可增至最大限度,对颞叶、颅神经的量  相似文献   
77.
以半视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评价33例鞍区肿瘤的视觉功能,所用参数包括P100潜伏期,波幅,时程三大类,发现有关潜伏期参数是较理想的指标,对造参数分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视交叉病变的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视交叉病变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视交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17例视交叉病变的MRI表现。男54例,女63例,年龄9个月至67岁,平均37.4岁。117例均行MR扫描,101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直接累及视交叉的病变24例,占20.5%。其中胶质瘤11例,表现为视交叉增粗或肿块,伴有视神经或(和)视束受累;炎性病变5例,表现为视交叉弥漫性增粗伴周围结构异常强化,特别是脑膜的炎症;转移瘤5例,其中4例表现为球内肿块沿视神经向球后及颅内侵犯累及视交叉,1例表现为视交叉边缘线状强化伴广泛脑膜强化;脑膜瘤1例,表现为视交叉局限性强化伴视神经肿块;外伤1例,表现为视交叉形态异常伴额叶软化灶;出血1例,表现为视交叉不规则增粗,呈短T1、长T2信号。引起视交叉移位的病变93例,占79.5%,其中视交叉向上移位51例,向前移位2例,向下移位10例,向后移位1例。视交叉一侧受压13例,视交叉显示不清16例。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视交叉病变的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9.
Numerical changes of the synapses in the hypothalamic suprachiasmatic nuclei (SCN) of rats at different ag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population of the major SCN synapses formed with dendrite and total number of synapses were found to be reduced with advancing age. Compared with the young animal group, the synaptic number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adult or senescent group. As a result of these changes, the function of SCN might decline with aging.  相似文献   
80.
人体视交叉的血管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视交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 2 2例新生儿尸体采用乳胶灌注、有机玻璃铸形、明胶墨汁灌注 3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 :视交叉上组血管平均 4.1条 ,主要来自大脑前动脉 ,有时前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亦有分支供给。下组血管平均 9.7条 ,主要来自垂体前上动脉和后交通动脉 ,有时颈内动脉亦有分支供给。视交叉实质内毛细血管密度 ( % ) 区约为1 .1 9, 区为 1 .0 9, 区为 1 .1 9, 区为 0 .42 , 区中央板部为 1 .2 9, 区侧部约为 0 .79。结论 :视交叉血液供应障碍是多因素的结果 , 区和 区侧部是视交叉微循环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