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59篇
  免费   1696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205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554篇
口腔科学   82篇
临床医学   2939篇
内科学   1153篇
皮肤病学   359篇
神经病学   1013篇
特种医学   3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862篇
综合类   7044篇
预防医学   1033篇
眼科学   574篇
药学   7463篇
  79篇
中国医学   2075篇
肿瘤学   1488篇
  2024年   354篇
  2023年   1096篇
  2022年   846篇
  2021年   995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881篇
  2014年   1421篇
  2013年   1494篇
  2012年   1823篇
  2011年   1871篇
  2010年   1565篇
  2009年   1291篇
  2008年   1375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173篇
  2005年   1217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及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该院住院并确诊为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小婴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针5 mg/(kg·次),2次/d,2周,口服熊去氧胆酸5 mg/(kg·次),2次/d;治疗组再加双环醇片1 mg/(kg·次),2次/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t=2.000)、碱性磷酸酶(t=12.321)、血清总胆红素(t=2.321)、血清直接胆红素(t=5.543)及谷氨酰转肽酶(t=15.432)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t=1.913)、碱性磷酸酶(t=11.134)、血清总胆红素(t=1.653)、血清直接胆红素(t=1.677)及谷氨酰转肽酶(t=13.537)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对照组谷丙转氨酶(t=1.655)、碱性磷酸酶(t=1.982)、血清总胆红素(t=1.753)、血清直接胆红素(t=1.688)及谷氨酰转肽酶(t=2.101)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CMV-IgM(χ2=8.076)及CMV-DNA(χ2=22.634)转阴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能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降低胆汁酸水平,促进肝细胞恢复,效果显著,能缩短病程,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32.
盐酸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神经肽Y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对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小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旷场试验(Open-Field)法,比较抑郁症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将慢性应激抑郁症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盐酸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细胞酶联免疫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比较试验组小鼠下丘脑NPY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总路程缩短、活动斑数减少和体重增加幅度下降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2)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症模型组下丘脑NPY的mRNA表迭下降。(3)经过3周的治疗,盐酸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小鼠下丘脑NPY的mRNA及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两组的表达结果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结果接近。结论 脑内NPY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小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组)和更昔洛韦组(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病人都采用静脉给药,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的时间明显较更昔洛韦对照组缩短,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纳洛酮组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口服治疗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科门诊随诊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男56例,女24例。年龄21~49岁。病程3天至2.5年,平均75.4天。近4周内未用抗生素,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禁忌,无其他合并症。所有患者患病前均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72例有典型临床表现,女性主要为白带增多,宫颈充血、红肿、脆性增加,宫颈管口有黏液性或白色分泌物,外阴及阴道痒。男性主要为尿…  相似文献   
35.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病。本人自2001年以来对148例消化性溃疡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单纯西医药、单纯中医药治疗,并总结其临床疗效,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治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6):367-367
一项小型研究的发现提示,使用不可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利福昔明治疗10天,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症状直至10周。  相似文献   
37.
陈巧平 《四川医学》2006,27(1):48-49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咪嗪治疗,采用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38.
Saper  J.  Dahlof  C.  So  Y.  Lines  C.  樊慧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1-51
目的:评价罗非考昔和布洛芬在急性偏头痛治疗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罗非考昔对于单次偏头痛发作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本研究旨在验证罗非考昔在单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在急性多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临床资料。布洛芬被作为对照的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分别对成年偏头痛患者(n=783)的一次偏头痛发作给予以下治疗:罗非考昔(25mg或50mg)、布洛芬400mg或安慰剂。患者可选择纳入为期3个月的延伸试验阶段。结果:在单次发作期,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患者2h后的头痛缓解率分别是59.4%、62.2%和57.7%,而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只有30.5%(与安慰剂组相比较,P〈0.001)。据统计,其余指标也显示出有效的药物治疗显著优于安慰剂。在延伸试验阶段,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偏头痛患者2h后的平均头痛缓解率分别是61.8%,65.4%和59.3%。服用罗非考昔50mg患者的平均24h持续头痛缓解率(52.0%)较服用罗非考昔25mg(47.8%,P〈0.050)或布洛芬400mg(39.0%,P〈0.010)的患者明显。在单次发作阶段,与安慰剂组患者(27.8%)相比,罗非考昔50mg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37.8%,P〈0.050),  相似文献   
39.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西酞普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40.
3 促进毒物的排泄 3.1 利尿排毒大多毒物可由肾脏排泄,因此救治急性中毒患者时应注意保肾,有利于迅速利尿来加速毒物排泄。(1)积极补液是促使毒物随尿排出的最佳措施。(2)碳酸氢钠与利尿剂合用:可碱化尿液(pH=8),使某些化合物(如巴比妥酸盐,水扬酸盐及异烟肼等)不易在肾小管内被重吸收。(3)应用维生素C 8 g/d,使尿液pH〈5,促使某些毒物(苯丙胺等)加速排出。(4)经补液和使用利尿剂后,与蛋白结合很弱的水溶性化合物(如苯巴比妥、眠尔通、苯丙胺及锂盐)较易从体内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