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43篇
内科学   185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6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51篇
综合类   4222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991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92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150篇
  2008年   1259篇
  2007年   1115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1031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血栓形成是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院自1997年1月~2003年11月对14例次内瘘阻塞的MHD患者,用尿激酶局部溶栓,再通后配合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
预防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引起的肺栓塞(PE)并不常见,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卒中并发症。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抗凝治疗可降低卒中后DVT和PE的危险性,但这种益处会被严重出血的风险所抵消。用物理方法(如用于腿部的加压袜)预防DVT和PE不会引起任何出血风险,对某些内科和外科患者有效。我们试图评价物理方法在卒中患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患46岁,2001年8月20日因停经43天,右下腹痛伴肛门坠胀感2小时急诊入院。既往:孕3产1,健康。入院时查体:体温36.0℃,脉搏92次/分,血压100/65mmHg,呼吸22次/分。精神状态差,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 ),宫颈  相似文献   
84.
巴曲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3 2岁。因发现全血细胞减少 2个月于2 0 0 2年 9月 2 7日入院。既往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入院查体 :体温 3 8 0℃ ,贫血貌 ,未见粘膜出血点和紫癜。血常规 :白细胞 2 45× 1 0 9/L ,红细胞 2 75× 1 0 12 /L ,血红蛋白 89g/L ,血小板 3 4× 1 0 9/L。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原始细胞 2 2 % ,考虑骨髓细胞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 plasticsyndrome,MDS -AML -M2 )。临床诊断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 a型 (由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转化 )。“DA”方案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化疗 1个疗程后发热加重 ,月经来潮后不…  相似文献   
85.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分类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病死率高达8.0%~13.7%。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繁多,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五大类:(1)炎症溃疡性疾患:急性糜烂性出血性食管炎或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应急性病变。(2)机械性疾患:食管裂孔疝、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及胆管出血。(3)血管性疾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肠系膜血管栓塞、血管瘤及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4)新生物:息肉、平滑肌瘤及癌肿等。(5)全身性疾患:血液病、尿毒症及胶原性疾患。  相似文献   
86.
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若末及时诊断和治疗,其后遗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致残,甚至导致肺栓塞死亡,病死率高达70%.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DVT的警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处理DVT,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000~2004年本院收治脑梗死患者并发DVT 10例,本文探讨脑梗死并发DYT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87.
赵民生 《药物与人》2007,20(9):18-1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需要服用华法林的人也随之增多。患者为何用华法林?大部分血管的狭窄性疾病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血液  相似文献   
88.
炎症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炎症是一种强烈的促栓性刺激。全身性炎症反应使凝血系统激活,主要表现为组织因子介导的凝血酶产生、生理性抗凝血机制下调和纤溶反应抑制等。同时,激活的凝血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炎症反应。在体内,天然抗凝物质不仅能预防血栓形成,而且还具有阻遏炎症发展的作用。阐明炎症与凝血之间的网络关系可为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35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LDVT者3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9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4周内有手术史以及有外伤史。结论对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骨科住院患者,应警惕LDVT发生,如有D-二聚体测定阳性等危险因素应予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90.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给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经患肢末梢静脉给溶栓药加近心端浅表静脉阻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