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4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43篇
内科学   185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6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51篇
综合类   4222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991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92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175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1150篇
  2008年   1259篇
  2007年   1115篇
  2006年   1123篇
  2005年   1031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0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01.
102.
前列腺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6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方法:通过对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分析,讨论前列腺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保守治疗18例,15例痊愈,3例好转;行髂股静脉取栓术2例痊愈;表现为肺栓塞6例,4例死亡,2例治愈。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是高血凝状态和血管收缩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内因,而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是促使血栓形成的外因。围手术期采用抗高血凝和血管收缩措施,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可较好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3.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血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 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therothrombotiebraininfaretion) ,简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 ,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 ,临床上常表现为偏瘫、失语等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1] ,是当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导致脑梗死的诸多因素 ,如高血压、内分泌紊乱、吸烟、高脂血症、以及遗传等因素中 ,高脂血症是发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 5 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进行了检测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 0…  相似文献   
104.
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占吉  陈晓  毛谡  范筱勇  张军 《腹部外科》2003,16(6):366-36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原因、诊治要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6例腹部手术后并发DVT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复合创伤、恶性肿瘤、血粘度增高、老年病人、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本组 1 6例均治愈 ,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结论 腹部手术后并发DVT者要积极早期治疗 ,对发生DVT的高危人群术前、术后应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局部物理加压预防全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全身麻醉手术患者345例,分为对照组、肝素组和物理加压组,各组间血栓形成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任何抗凝措施介入,肝素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物理加压组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进行下肢局部加压。所有患者在术后第7天查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术后第3天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YF)。结果术后血管超声检查显示,肝素组和物理加压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素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和物理加压组(P〈0.05)。结论下肢局部物理加压是一种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刘朝中  江一清 《航空军医》1995,23(4):214-215
采用Griintzig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35例,气囊内平均压力709.3±222.9kPa,扩张时间135±92s,扩张1—5次。而后行血液肝素化24—48h,非肝素化4周,硝酸甘油静脉点滴3周。术前用扩张血管药至术后1年。术后半年、1年各再发心绞痛2例。笔者经验认为,PTCA后再发心绞痛的预防应从减少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和促进修复着手;术后连续静滴肝素、硝酸甘油和其他扩张冠状动脉、抗凝、降脂药物有益于再发心绞痛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7.
提纯出受损伤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再用免疫学方法制得相应抗体,并把它与尿激酶形成结合物。在人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动物中,分别用尿激酶结合物、单纯特异性抗体处理,各组动物处死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在未用尿激酶结合物处理的动物血管内和使用结合物处理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明显,后者轻微。这种方法既能预防血栓形成,又不会产生继发性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分析了周围血管疾病病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的浓度和意义。Fn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中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动脉闭塞性硬化症(ASO)中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DVT病人Fn降低以血浆型Fn下降为主,主要是Fn产生减少和消耗增加;而Fn在TAO、ASO病人血浆中变化不显著,是否参与血管壁纤维化改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正> 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下肢损伤、下肢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少数可以导致肺栓塞而死亡。因此,对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应积吸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文就1990年5月—1993年6月期间25例下肢深组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