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69篇
  免费   3172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7616篇
基础医学   229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571篇
内科学   2340篇
皮肤病学   476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2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4048篇
综合类   33174篇
预防医学   10706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3621篇
  210篇
中国医学   7597篇
肿瘤学   2628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2154篇
  2022年   1735篇
  2021年   2364篇
  2020年   2250篇
  2019年   2876篇
  2018年   1209篇
  2017年   2701篇
  2016年   2717篇
  2015年   2983篇
  2014年   5234篇
  2013年   5426篇
  2012年   6361篇
  2011年   6933篇
  2010年   6318篇
  2009年   5833篇
  2008年   6386篇
  2007年   5694篇
  2006年   5013篇
  2005年   4969篇
  2004年   3872篇
  2003年   3298篇
  2002年   2756篇
  2001年   2325篇
  2000年   1627篇
  1999年   1265篇
  1998年   1105篇
  1997年   1031篇
  1996年   887篇
  1995年   744篇
  1994年   627篇
  1993年   429篇
  1992年   379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7例,其中A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B组25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术前(T0)、术后第1d(T1)、第3d(T2)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①B组患者出血量低于A组,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出血量=31.85,k院时间=9.36,t月经复t潮时间=16.37,均P<0.05);②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A组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③B组T1、T2血清COR、β-EP、GLU水平低于A组(CORF交互=17.67,β-EPF交互=132.36,6LUF交互=155.38,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双侧动脉阻断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内分泌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与改良式剖腹产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生产的剖腹产孕妇80名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改良式剖腹产手术,对对照组实施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手术的满意度高。结论:两种剖腹产手术相比,改良式剖腹产的效果明显优于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微刺激术是指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活检及刮匙搔刮。单独宫腔镜检查也可视为子宫内膜轻微刺激的一种方式,其对提高着床率也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可改善胚胎移植的结局,仍有对此持相反的观点者,在患者选择、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且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从子宫内膜微刺激术的概念、机制探讨、临床研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总结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及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EMs患者,术中分别留取新鲜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随机选取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治疗的非EMs患者42例,术中留取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O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应42例石蜡组织中RO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RON蛋白和E-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RON mRNA及RO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P<0.001),且异位内膜组织中RON mRNA及RO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在同一标本中RON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RON的过度表达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RON和E-cadherin的异常对判断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ON可能成为诊断治疗EM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全子宫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妇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9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HAMD评分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51-752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诊的8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同时服用具有活血、杀胚、疏通静脉、化瘀作用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vs 65.9%),肝功能损害、口腔溃疡、血WBC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阴道失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HCG下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杀胚消癥汤,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故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患者或临床表现不明显者。腹腔镜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诊断明确,但应用其他的辅助性检查却有较低的诊断准确率,故有学者将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实验研究。血清糖类抗原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