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VD)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脑梗塞部位、脑梗塞数目及脑白质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3例VD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影像学、颈部血管彩超分析。结果3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32例患者均有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梗塞、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结论VD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梗塞部位、脑梗塞数目及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1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和4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脑部磁共振(MRI)检查,应用MRI定量测量分析脑室、脑沟、并对病例组的脑萎缩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为31.7%;两组的脑萎缩发生率和脑萎缩评分(GA分)、第三脑室最大宽度(TVW)、前角指数(FHI)、脑室脑比率(VBR)的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GA评分、TVW、FHI、VBR的值均与病前适应能力、病程、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副反应量表总分等有显著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家族史、起病形式、阳性症状量表总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脑电图(EEG)异常、药物治疗总时间、药物最大日剂量、住院次数、电休克(ECT)治疗次数、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疗效总评项目分等无显著相关性。结果 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非特异性脑室、脑沟结构异常有关,特别是与脑萎缩程度有关,但其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入本院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34例无脑部疾病或创伤者作为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与3年后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全脑体积(Total brain volume, TBV)及海马体积(Hippocampus volume, HV)。结果 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的比例、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发生房颤的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以及HV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受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的比例、CCI,MMSE,TBV以及HV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房颤的比例、MMSE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受损组年龄、高血压病的比例、CCI,MM...  相似文献   
54.
S.  Uribe  T.  Tangchaoren  V.  Parish  Z  Wolf  R.  Razavi  G.  Greil  郭雪梅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5):406-406
目的前瞻胜地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全脑萎缩率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已有基础脑容量与全脑萎缩率,但尚未痴呆的病人发展为痴呆的概率。方法本研究经学术审查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所有病人书面的知情同意。65例AD病人(女38例,男27例;年龄52~81岁),45例MCI病人(女22例,男23例;年龄56~80岁),27例有主观症状的病人(女12例。男15例;年龄50~87岁),以及10名健康人(女6例,男4例;年龄53-80岁)作为对照纳入研究。2次MR检查时间间隔为(1.8&#177;0.7)a。采用3DT1WI(1.0T,单块采集,168层,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全国老年人的增多,脑萎缩的病人亦增多。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问世以来,对脑萎缩的确诊率也大为提高。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也很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使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当然,脑外伤、脑炎或中毒性物质所引起的继发性脑萎缩不包括在内。我科从1996~1998年共收治脑萎缩病人6例,现将诊断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全部男性,年龄60~75岁,平均65.5岁,其中63岁以下占4例(约70%)。发病时间2个月至2年,其中1年以下5例,2年以上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过1次脑卒中1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6例均为退休干部。1.2 临床表现 6例全部有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56.
我院自1998年2月~1998年8月,应用自创的脑回松解术配合中药化瘀补肾法,治疗局限性脑萎缩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治疗9例,男4例,女5例,年龄10个月~16岁。致病因素:新生儿缺氧5例,感染3例,产伤1例。病程7个月~15年,平均4-5年。临床表现:有肢瘫者7例,其中偏瘫4例,单瘫2例,四肢瘫1例,且4例伴失语,3例伴智力下降;智力低下、多动、失语1例;智力低下、顽固性癫病1例。2治疗方法与结果2.l脑回松解术手术方法依据患者症状、体征、CT、MRI等临床资料设计皮瓣、骨瓣开颅。术区内包括:致偏瘫的中央前回运…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脑多发性硬化(MS)病灶和脑萎缩的MRI特点,并对其与脑萎缩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80例确诊的脑MS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两组;每例患者MRI检查时均进行5 mm层厚不间断横断面T1、T2加权像扫描;观察MS的病灶数目、信号和形态特点及分布规律;测量脑萎缩数据,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MS脑萎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MRI显示脑MS病灶多呈卵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典型病灶长轴与侧脑室切线垂直,病灶以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MS患者脑室的测量径线明显增大,脑沟及外侧裂明显增宽,脑实质的测量径线明显缩小.(3)对MS患者脑萎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是脑萎缩的最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脑MS的病灶多分布在侧脑室周围,以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病灶形态多呈卵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脑MS患者的病程、病灶的数目及直径以及EDSS得分均与脑萎缩明显相关;脑萎缩在脑MS患者中普遍存在并逐渐进展,其测量数据可作为临床监测MS进展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8.
脑萎缩是一种脑组织细胞相对减少而引起脑神经功能失调的疾病。发病缓慢,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手足麻木、尿频、尿急、行为异常、多疑、自私、说话不利索,行动迟缓等。  相似文献   
59.
脑萎缩患儿并发癫痫多以抽搐为首诊症状,既往对此类癫痫患儿单纯抗癫痫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我科对脑萎缩并发癫痫的儿童患者采用护脑与抗癫痫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携带者是指有染色体结构异常而表型正常的人,主要表现为易位和倒位携带者两大类,迄今全世界已记载有16000多种,我国记载1200余种,它涉及到几乎每1条染色体的每1个区带.其典型的遗传效应是:在婚后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生育畸形或智力低下儿.最近,本室发现1例罕见的发生在3条染色体之间并且同时具有转位和相互易位两种异常的复杂易位.经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