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725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536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109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86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82.
老年人大肠癌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脂肪瘤是极少见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常产生严重并发症,术前确诊困难。本文报道我院近年收治的三例小肠脂肪瘤致成人肠套叠。例1,女47岁。因阵发性腹痛持续性加重伴恶心呕吐48小时人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查体见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肠呜音减弱。腹部透视见多个液平面。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少量血性渗液,距国盲部约50cm处小肠套入小肠约10cm,肠管坏死呈蜡肠样,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解剖标本见套叠处粘膜下直径2.5cm脂肪瘤,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例2,女59岁。因阵发性腹痛伴恶性呕吐10小时入院,腹部透视见三个液平面。三年前曾行阑…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回顾分析2 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IVP、B超、CT、MRI的表现,提高对RAML的认识。方法 2 0个病例中4例行MRI检查,其余均行IVP、B超、CT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例IVP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显影延迟;B超表现18例为混合回声实质性肿块,2例为密集均匀的高回声影,边缘清楚,无声影,准确率80 % ;CT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瘤体最低密度区的CT值- 10 0~0HU ,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内见有明显的强化区及无强化区,准确率90 % ;MRI表现T1WI呈等高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区未见强化,准确率10 0 %。结论 IVP检查只能提供肾占位性病变的间接征象,不能对病变作出定性判断。B超、CT、MRI能对瘤体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尤以CT、MRI准确率最高,能发现其中的脂肪组织,对定性诊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4.
崔现平  常宏  林黎明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4):1432-1432
患者,女性,66岁.3年前反复出现返酸烧心感,尤以进食后为甚,遂行胃镜检查,于胃窦部见一粘膜下隆起,基底直径约4cm,顶端见一约0.5×0.4cm息肉,幽门口圆,光滑,轮廓好,病理示粘膜慢性炎症.门诊以胃粘膜下占位并胃息肉收住普外科.患者饮食稍差,无明显梗阻感,二便正常,精神神志可,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T 36.7℃,R 20次/分,P 80次/分,BP 127/67mmHg),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或蠕动波,腹肌软,无压痛,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末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85.
一般临床上常将大于5kg的腹膜后肿瘤称为巨大肿瘤。近10年来,我科收治手术后肿瘤重量超过5kg的腹膜后脂肪瘤和脂肪肉瘤12例,现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6.
经内镜微超声探头(TEMP)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食管壁五层结构,依据回声差异判断病灶性质,根据病灶与食管壁的关系指导选择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因此减低了创伤性治疗和并发症发生。2000-07-2004-06我们对15例食管粘膜下平滑肌瘤和脂肪瘤术前行TEMP检查,根据其起源层次位置、与食管壁的关系确定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以期探讨TEM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女,32岁。腰痛不适1年,无血尿,无腹部包块,面部及腰背部见多发皮脂腺瘤。否认癫痫发作史及智力迟缓。检查方法:使用SHIMADZU SCT-4500T全身CT机,层厚10mm,层距10mm,行上中腹部扫描。  相似文献   
88.
结肠脂肪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对12例结肠脂肪瘤的临床、手术、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钡剂灌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密度低,表面黏膜无破坏。压迫或结肠收缩可见其形态改变。CT扫描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影,CT值-80--1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合并肠套叠多见。结论结肠脂肪瘤为良性肿瘤,影像学上应注意与结肠腺瘤、平滑肌瘤及结肠癌鉴别。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结果 国内报告 10 3例加上本院 4例共 10 7例 ,男 2 3例 ,女 84例 ,发病年龄 2 6~ 6 3岁 ;肿瘤主要成分为HMB - 4 5阳性的上皮样或肌样细胞及不等量血管和脂肪组织 ;肿瘤在B超下呈高或低回声光团 ,CT平扫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 ,T1 WI呈混杂信号 ,加用脂肪抑制后其高信号下降或消失 ,T2 WI呈高信号 ,在动态增强时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血管周细胞分化及鲜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90.
颅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CT和MRI确诊的颅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和MRI对诊断颅内脂肪瘤的优缺点。结果脂肪肿块CT值为-100Hu左右;MRI检查,在T1WI上呈特征性的高信号,在T2WI上呈略高信号,信号均匀一致;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后脂肪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且与皮下脂肪及球后脂肪的信号变化完全相同。结论MRI是检查和诊断颅内脂肪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对显示一些小脂肪瘤脂肪瘤与邻近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及伴发的颅脑其他畸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