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33篇
  免费   2699篇
  国内免费   991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412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1617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6847篇
内科学   3136篇
皮肤病学   601篇
神经病学   309篇
特种医学   20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篇
外科学   2076篇
综合类   10523篇
预防医学   1920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4310篇
  38篇
中国医学   1499篇
肿瘤学   6974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948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011篇
  2020年   904篇
  2019年   896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940篇
  2015年   1034篇
  2014年   1695篇
  2013年   1786篇
  2012年   2398篇
  2011年   2552篇
  2010年   2460篇
  2009年   2432篇
  2008年   2605篇
  2007年   2498篇
  2006年   2227篇
  2005年   2224篇
  2004年   1780篇
  2003年   1718篇
  2002年   1430篇
  2001年   1289篇
  2000年   945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719篇
  1997年   627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经B超、X线、CT、细胞学及病理学或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54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8岁,其中肺癌9例,胃癌5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7例,膀胱癌3例,胰腺癌2例,转移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鼻咽癌多发转移3例,卵巢癌  相似文献   
3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 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且与脂膜炎相似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我科诊治1例SPTCL,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全身反复发生红斑、结节、溃疡而无痛痒1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33.
STAT蛋白异常活化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汪青峰 《中原医刊》2006,33(10):35-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9月~2004年11月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15例,交界性4例,恶性7例,随访率100%,5年生存率60%。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5.
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且散发于门诊,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炎、淋巴结核等鉴别,因为淋巴瘤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及时正确的治疗,尚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本文9例老年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颌下、面、颈部淋巴瘤,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6.
患者 女,41岁。自2004年4月无明显诱因渐起写字不灵活,右侧肢体持续性麻木乏力,行腰穿未见异常,MRI示左丘脑异常信号和两侧脑室前角旁小片状陈旧病灶,考虑多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胃镜检查及活检有13例,其中仅6例(46.2%)确诊。予以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4例,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患者在术后行辅助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1例放疗。8例(50.0%)获得5—20年的随访,其中6例存活5年,1例存活16年,另1例存活20年。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8.
富玲  王晓敏 《新疆医学》2006,36(4):43-44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的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给予较大的剂量会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剂量偏低会严重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因此由于其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现将我院十年来恶性淋巴瘤应用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激酶抑制剂类靶向治疗药物的诞生,GIST的预后也发生了明显改善,疾病缓解率和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生存期延长。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法对GIST病人生存期具有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40.
1病例报告 例1女,14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2个月人院.肿块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深层,约6cm×5 cm×3 cm大,边界清,不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B超示左颈内静脉外侧可见6cm×5 cm × 3 cm大小的肿物,界限清楚,考虑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肿块,切面呈灰红色,包膜完整,病理报告为Castleman病,随访3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