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279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650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57篇
  3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3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以色列的一支科研团队在《衰老》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在给健康老年人连续进行高压氧治疗后,短短三个月,就能显著停止、甚至逆转人体细胞衰老过程。研究发现,扭转生物衰老的两个关键指标——细胞的端粒长度和衰老细胞的累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细胞端粒重新生长20%以上,衰老细胞减少了37%,这些老年人的血细胞变得比实际年龄更加年轻。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核酸杂交分析法检测癌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进行比较。结果:49例诊断明确的癌性胸水细胞样本中23例细胞学阳性胸水有20例端粒酶阳性,5例细胞学可疑胸水有4例端粒酶阳性,21例细胞学阴性有14例端粒酶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46.9%(23/49)和77.6%(38/49),二联合检测率为83.7%(41/49)。结论: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癌性胸水的诊断,弥补胸水细胞学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3.
74.
端粒酶亚单位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肿瘤的特异性标志之一,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是诊断肿瘤的有用方法。随着端粒酶亚单位的相继克隆成功,人端粒酶RNA成分(hTR)、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及端粒酶相关蛋白(hTEP)等亚单位基因表达的改变及调控是诊断及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杂交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长度的方法,并探讨其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 酚/氯仿提取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化学发光X线片曝光显示杂交谱带,积分光密度扫描计算TRF值。结果 所测样本获得了较好的低背景杂交谱带,测得35~40岁无偿献血组TRF值平均为11.73kb,相应无献血史对照组平均为11.78kb。结论 建立了非同位素标记的探针检测端粒DNA的方法,用上述方法初步显示了固定的长期无偿献血并未对端粒的长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6.
77.
端粒酶活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86 .8%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为阳性[1 ] 。其逆转录酶组分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是其主要活性组分 ,该组分表达与肺癌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2 ] 。本实验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hTERT作用于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A549,以期通过抑制hTERT表达而抑制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寻找可能的肺癌基因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 肺癌细胞系A549和包装用鼠成纤维细胞系PT67为北京大学第一…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及其活性上调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中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一步,其活性高低主要取决于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水平,hTERT为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因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脂酶基因(PTEN)是继p53之后近年发现的另一种肿瘤抑癌基因。目前关于胃癌的研究多单纯观察hTERT与胃癌或PTEN与胃癌的关系,但PTEN和hTERT在胃癌中相关性研究的报道很少,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本文观察了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相互关系,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9.
端粒酶逆转录酶激活脐静脉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能否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 ,为建立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 ,将编码hTERT片段逆转录病毒载体与VSV G共转染 2 93 GP2 细胞 ,产生病毒上清液 ,感染原代分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以嘌呤霉素筛选。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第Ⅷ因子、CD34、β 半乳糖苷酶染色、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指标。 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培养至 30代的转染细胞生长速度基本与原代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一致但快于原代培养传至第 10代内皮细胞 ;RT PCR结果转染细胞有特异扩增 ;衰老指标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胞浆内着染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第 10代内皮细胞。结论 外源性hTERT转入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可重现其端粒酶活性 ,从而阻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老化  相似文献   
80.
端粒和端粒酶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增殖、衰老密切相关,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也伴随相应的端粒端粒酶变化。提示端粒端粒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