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4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314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44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1373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7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端粒 (telom ere)是位于染色体 3′末端的一段富含 G的 DNA序列 ,它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核蛋白复合物 ,具有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融合而起到保护染色体完整性、维持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端粒酶 (telomerase)则是一种由端粒酶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蛋白体酶 ,能利用自身 RNA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弥补随着细胞有丝分裂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1 端粒酶的结构、功能1.1 端粒酶组分 RNA(h TR) h TR为端粒酶的主体结构 ,是端粒DNA合成的模板 ,包含与人端粒序列互补的 11核苷酸 (5′- CUAACCCU AAC-3′)。端粒酶活性增高的生殖细胞及肿…  相似文献   
102.
端粒酶抑制剂对小鼠胃癌放疗的增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价值。方法:将SGC-7901胃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采用端粒酶抑制剂AZT联合放疗治疗小鼠胃癌,观察其对肿瘤体积和肿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未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增加了2.5倍,而AZT组、放疗组及AZT联合放疗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6.3%、36.8%及70.5%。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未治疗组、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前几天粒酶活性分别为100、55.2、24.5及12.1。结论: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端粒酶活性,且AZT能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3.
端粒酶在妊娠绒毛及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含有许多简单重复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端粒的长度决定细胞的寿命,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端粒的长度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即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使细胞最终死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重复单元,加到染色体末端以防止端粒缩短,使细胞具有继续增殖的能力,引起细胞的永生化。而永生化是细胞恶变的必经步骤,因此端粒酶与肿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阿霉素、丝裂霉素、紫杉醇、顺铂和环磷酰胺五种抗癌药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测定24小时的药物IC50在此基础上,运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抗癌药作用不同时间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细胞对不同药物有不同敏感性。五种药物均能下调端粒酶活性,但只有阿霉素、紫杉醇和顺铂在作用24小时后迅速而明显地影响端粒酶活性。IC50/3浓度处理72小时的效果与IC50。浓度处理24小时的效果相当。结论:五种药物都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下调端粒酶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药物浓度及时间依赖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对体外培养人涎腺高肺转移性腺样囊性癌 (ACC M)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PCR TRAP端粒酶活性检测法来观察其形态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反义寡核苷酸在转染ACC M细胞后 72小时内 ,其形态学改变不明显 ,其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1)。结论 AS ODN可显著抑制ACC M的端粒酶活性 ,提示AS ODN可抑制ACC M细胞的生长 ,抑制效果可能与AS ODN的剂量、转染效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王冬  王占东  任宝红  文英  姜英雁  刘会玲 《肿瘤》2003,23(4):352-352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 ,它通过以自身为模板 ,逆转录合成端粒中重复DNA序列 ,维持端粒长度 ,以保持细胞的存活。端粒酶的激活或表达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倍受众多学者重视。本文就宫颈癌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标本来源于 1977~ 1999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手术病人标本 (用液氮保存 )。对照组 :30例正常宫颈组织 ;实验组 :35例宫颈慢性炎症、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5 2例宫颈癌 (其中 19例淋巴结有转移 )。诊断依据《妇产科学》第…  相似文献   
107.
 作为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 (Telomere)长度的端粒酶 (Telomerase)与细胞永生化、恶性变有密切关系。在人体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增高 ,而在正常体细胞中一般为阴性。端粒酶活性受包括 5种端粒酶亚单位在内的体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端粒酶活性下调 ,可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出现凋亡。这为以端粒酶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突破点。近年发现 ,端粒酶活性下调诱导的凋亡调控机制涉及体内更为复杂的因素。本文就该领域内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白血病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F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干扰素α可显著的降低Raji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干扰素α能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110.
端粒酶——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细胞端粒DNA序列的丢失和细胞的寿命控制有关,端粒酶的激活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并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从而逃避死亡,肿瘤细胞为维持其生长可能也依赖于端粒酶激活,本文就对端粒酶认识的基础上阐述它们和肿瘤的关系,并探讨了端粒酶和为一个新的肿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