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22篇
  免费   2260篇
  国内免费   150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420篇
内科学   418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22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3600篇
综合类   12682篇
预防医学   217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068篇
  87篇
中国医学   3633篇
肿瘤学   5117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03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1010篇
  2019年   1227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1102篇
  2016年   1132篇
  2015年   1128篇
  2014年   1850篇
  2013年   1868篇
  2012年   2356篇
  2011年   2428篇
  2010年   2152篇
  2009年   2127篇
  2008年   2252篇
  2007年   2053篇
  2006年   1871篇
  2005年   2044篇
  2004年   1861篇
  2003年   2002篇
  2002年   1884篇
  2001年   1685篇
  2000年   1272篇
  1999年   1101篇
  1998年   814篇
  1997年   647篇
  1996年   700篇
  1995年   518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7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立体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病程短、发展迅速,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只占全部病例的5%-10%,所以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即介入化疗栓塞、导向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及放疗等。其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放疗由于肝脏对外照射耐受性差,其效果不满意,一度趋于消极治疗。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亦得到肯定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并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模式。本文即对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2.
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电刀或超声刀、线性切割器等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1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4d。术后住院3—5d。1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93.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光平  蔡敬铭  刘强  肖亿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299-1301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低及术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方法:将1985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173例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83例和中老年组(≥36岁)90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26.51%(22/83)和68.18%(15/2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9%(13/22)、22.73%(5/22)和9.09%(2/22).中老年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3.33%(48/90)和37.50%(18/4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39/48)、47.92%(23/48)和39.58%(19/48).青年组各项生存率指标均较中老年组低(P<0.01).结论:青年组原发性肝癌具有肿瘤生长迅速、侵袭力强、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高、多表现为巨块型及弥漫型等特点,导致手术切除率较低及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4.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2):129-129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能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肝癌疫苗,日前被美国商标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目前,有关部门正将此项技术列为重中之重的高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批准这一治疗性疫苗进入二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5.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时机,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己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54共收治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87例,在治疗前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家庭药师》2009,(6):51-53
20:34,夜幕早已降临,一台肝癌切除手术终于宣告结束了,手术还算成功。下完医嘱、交代好注意事项后,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随便吃了晚餐后,想着明天还有个研究报告会,于是,我又抖了抖精神,打开电脑,查查邮件,看看最新的科研资料。  相似文献   
97.
动静脉泵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研究》2004,18(1):144-145
  相似文献   
98.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2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占14.34%,共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变异肝总动脉2支(5%,2/40),变异肝固有动脉1支(2.5%,I/40),变异肝右动脉24支(60%,24/40),变异肝左动脉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多节族蛋白家族成员Bmil和EZH2涉及到某些人类癌症的恶性转化和生物侵袭性。本文作者探讨了Bmil和EZH2表达在肝细胞癌(HCC)及其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结节中的意义。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7例HCC、14例不典型增生结节和14例混合性肝细胞癌和胆管癌(HC—CC)中Bmil和EZH2的表达。利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观察培养HCC细胞(HuH7和HepG2)中Bmil和FZH2消减后的效应。结果发现,Bmil在胆管细胞中恒定表达,而在肝细胞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自2004年至2005年7月,体外培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VES共育,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培养6、24、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小孔趋化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变化.结果 在加入VES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在48 h加入VES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的小孔趋化试验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VES具有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以及抑制肝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