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301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774篇
预防医学   30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05篇
  7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栓和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74例,以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7例,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qd,连服3d)+外用硝酸咪康唑栓(0.2g,qn,连用7晚);实验组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qd,连服3d)+外用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1.2g,qn),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96.5%,稍低于实验组的9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16例,占18.4%;对照组7例,占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硝酸咪康唑药物中,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疗程短,患者依从性高,但其副作用相对较大,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周期较长,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建议临床医生结合实际情况作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观察冠脉血管的扩张程度来研究不同的给药周期对耐药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并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分为4组:间断给药组、短程持续给药组、长程持续给药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冠脉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1 mg,测量给药前及给药2 min后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端及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 of coronary artery,LCX)近端管径,计算平均扩张程度,进而评价患者硝酸酯药物的耐药程度。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LAD和LCX及平均扩张度不完全相同,长程持续用药组扩张度明显低于间断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或0.01),短程持续用药组扩张度与其他3组均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与间断用药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长期使用(>72 h)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短时程持续使用也可出现不显著的耐药性,间断使用(每天8~10 h空白期)可避免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测定硝酸芬替原料药中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醇3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OV-1301毛细管色谱柱(30 m ×0.53 mm,3.0μm),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器温度:200℃;载气:氮气;顶空进样。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醇分别在2.436~21.924μg·ml-1(r=0.9988),12.268~110.412μg·ml-1(r=0.9995),20.052~180.468μg·ml-1(r=0.9969)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0%(RSD=2.36%,n=9),100.21%(RSD=1.07%, n=9),100.15%(RSD=1.27%, n=9)。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硝酸芬替康唑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丹参滴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心绞痛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没有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患者存在面红、头晕或者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与硝酸异山梨酯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对应用硝苯地平与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对患有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丹参滴丸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硝苯地平与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监测结果复常时间和心肌缺血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硝苯地平与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对患有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6.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新型的磷结合剂碳酸镧,能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并不引起继发骨损害和高钙血症,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磷结合剂,西那卡塞是被称为拟钙剂(calcimimetics)的新一类化合物中的第一个药物,能激活甲状旁腺中的钙受体,从而降低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顽固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伴有高磷血症的短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新型抗菌剂硝酸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探索抑制细菌生物膜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对临床分离的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生物膜阳性菌株筛选,检测硝酸镓对生物膜阳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生物膜的清除作用。结果 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生物膜阳性菌株9株。硝酸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生物膜阴性菌株以及9株生物膜阳性菌株的MIC均为16μg/mL。硝酸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膜的清除率为(86.53±0.96)%,高于对晚期生物膜的清除率[(62.54±1.53)%](t=35.699,P0.001)。结论硝酸镓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清除其生物膜的作用,有望成为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应用微核实验和彗星电泳实验评价氯化镧亚慢性染毒致小鼠遗传毒性作用. [方法]将10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4个氯化镧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5个剂量组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予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溶液(0、10、20、50和100 mg/kg).每周染毒6次,连续染毒13周后,取小鼠外周血进行彗星实验及镧含量的测定,取小鼠骨髓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 [结果]镧染毒剂量达50 mg/kg时,彗星细胞的尾长及尾部D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氯化镧染毒组血液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镧的蓄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稀土镧元素可以在血液中蓄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9.
探索简易高效灵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血中镉,采用稀硝酸作为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400℃,原子化温度900℃。该方法线性范围0.0~2.5μg/L时,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68,回收率95.4%~98.6%,相对标准差4.5%~6.7%,检出限为0.038μg/L。本方法主要通过控制升温程序消除大部分基体干扰,操作简便、快速、易掌握、干扰低,便于大批样品同时测定,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建立一种可快速、准确地对蓖麻毒素、A型肉毒毒素及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 首先合成了一种可见光激发的镧系荧光微球,通过比较不同粒径的铕离子荧光微球,筛选出最佳粒径的微球偶联标记效价最高的捕获抗体,分别与相应检测抗体平行组合,确定最优的配伍组合条件建立检测方法.其次,对该法的敏感性、精密性、定量能力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TRFIC)可在20 min内完成对3种生物毒素的定性/定量检测.3种毒素的最低检出限均可达0.5 ng/ml,定量范围为0.5~50 ng/ml,3种毒素间及与黄曲霉毒素B1、T-2毒素均无交叉反应,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5%.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可见光激发的TRFIC,在生物毒素的检测中获得了较高的最低检测限,与配套的小型便携式检测仪器一起使用,具有检测快速、可远程传输结果的优势,未来在生物反恐、生物武器核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