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34篇
  免费   2783篇
  国内免费   762篇
耳鼻咽喉   885篇
儿科学   329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196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8763篇
内科学   4193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20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4029篇
综合类   17805篇
预防医学   4001篇
眼科学   375篇
药学   6723篇
  87篇
中国医学   3140篇
肿瘤学   2317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273篇
  2022年   1202篇
  2021年   1737篇
  2020年   1697篇
  2019年   1805篇
  2018年   849篇
  2017年   1606篇
  2016年   1799篇
  2015年   1903篇
  2014年   3055篇
  2013年   2938篇
  2012年   3457篇
  2011年   3402篇
  2010年   3034篇
  2009年   2842篇
  2008年   2640篇
  2007年   2436篇
  2006年   2334篇
  2005年   2290篇
  2004年   1897篇
  2003年   2036篇
  2002年   1705篇
  2001年   1571篇
  2000年   1127篇
  1999年   1004篇
  1998年   872篇
  1997年   802篇
  1996年   816篇
  1995年   723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57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目的:对在手术过程中向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对于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每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及甲状腺癌患者各10例共计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则采用注射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数量、术后甲状旁腺误切率以及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并未出现甲状旁腺误切的现象,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甲状旁腺误切的概率为10%,两组患者误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的概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向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能够有效对淋巴结进行染色示踪,同时显露并且有效保护甲状旁腺,降低手术过程中对甲状旁腺的损伤,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可致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高。目前研究对象多为单胎妊娠,针对双胎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研究较少。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双胎妊娠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有研究发现,双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较单胎妊娠更易出现流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因此妊娠期双胎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96-198
目的研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8月本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5例。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分析优甲乐联合131碘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于术后给予优甲乐联合131碘治疗,对照组术后只给予优甲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57%,显著对照组的80.7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癌症转移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61%、6.02%和1.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5%、15.66%和8.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甲乐联合131碘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癌症转移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探讨PTC和H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首诊患者306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PTC,其中术后病理学确诊伴发HT者42例,比较伴发HT与未伴发H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PTC患者女性发病年龄高于男性(46.2岁 vs 41.9岁)。相较于与未伴发HT的PTC患者,伴发HT的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93% vs77%),中央区淋巴结数目较多[(5.0±3.4)枚 vs (2.5±2.7)枚],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较高[(3.28±1.91)μU/mL vs (2.12±1.29)μU/mL],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阳性率较高(55% vs 14%),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阳性率较高(69% vs 13%)。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5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低龄、被膜侵犯是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发HT对PTC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伴发HT的PTC患者TSH水平显著偏高,提示HT可能是PTC发病风险因素之一。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相关,推测PTC淋巴结转移可能与淋巴结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针对异常群体进行及早干预以预防发生妊娠期相关疾病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如皋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的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女性1000例,受检者均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00例受检者中,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异常20例(2.00%),其中包括甲亢10例(1.00%)、甲减4例(0.40%)、亚甲亢3例(0.30%)、亚甲减3例(0.30%);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随着受检者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段异常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进行孕前优生的健康检查中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可指导临床医师对女性甲状腺功能进行及时干预调节,以预防发生早产、流产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甲状腺素治疗(50μg/d,每天服用1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给药治疗(1.0 g/次,每天2次)。经过30 d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生理特征的变化。同时对于2组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测。并对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K水平为(194.7±21.5)U/L、CK-MB水平为(20.1±6.9)U/L、LDH水平为(178±33)U/L,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K水平为(115.9±45.9)U/L、CK-MB水平为(11.3±6.2)U/L、LDH水平为(144±35)U/L,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短期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