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30篇
  免费   5753篇
  国内免费   2894篇
耳鼻咽喉   1124篇
儿科学   434篇
妇产科学   1678篇
基础医学   3172篇
口腔科学   1045篇
临床医学   10298篇
内科学   4832篇
皮肤病学   623篇
神经病学   703篇
特种医学   4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8848篇
综合类   23867篇
预防医学   3827篇
眼科学   416篇
药学   8038篇
  95篇
中国医学   3006篇
肿瘤学   13605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746篇
  2022年   1763篇
  2021年   2132篇
  2020年   2126篇
  2019年   2090篇
  2018年   1228篇
  2017年   1774篇
  2016年   2035篇
  2015年   2382篇
  2014年   3692篇
  2013年   3602篇
  2012年   4766篇
  2011年   5015篇
  2010年   5237篇
  2009年   5035篇
  2008年   6200篇
  2007年   5096篇
  2006年   4687篇
  2005年   4986篇
  2004年   3806篇
  2003年   3229篇
  2002年   2650篇
  2001年   2412篇
  2000年   1905篇
  1999年   1562篇
  1998年   1413篇
  1997年   1331篇
  1996年   1671篇
  1995年   1248篇
  1994年   971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317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无瘤技术在手术中的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成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19-1219
无瘤技术是指为了防止手术操作和检查过程中,离散癌细胞的直接播散,以预防癌细胞的种植、脱逸造成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所必须实行的操作技术。现在手术室一般非常重视各项无菌操作,但无瘤观念却相对淡薄。严格的无瘤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无瘤技术”操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患者男,68岁,因反复黑便5个月伴全身乏力1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12岁。5年前发现右拇指根部有一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1年后伤口破溃,肿物复发,呈肉芽肿样。去年,由于肿物迅速增大,又到外地某医院行右拇指肿物切除,右示指背岛状皮瓣转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良性肉芽肿。术后3个月,肿物再次复发,而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胸部及手部X线片未见异常。局部检查:右拇指掌侧  相似文献   
94.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95.
王静 《医学文选》2006,25(1):172-172
位于盆腔的卵胞膜瘤较少见,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反复误诊为肺结核的支气管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坚  邓春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6):912-912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寒颤、发热5年余,再发5 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症.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00年来曾多次诊断“肺结核”,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胸部CT(2005年6月9日):右上叶前段、后段可见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97.
宫颈癌浸润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关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黏附、运动、酶解及血管新生等,每一阶段都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如黏附分子CD44v6、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介绍近年来有关转移相关分子在宫颈癌浸润转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
韩振奎 《健康生活》2006,(11):43-43
在人类有性爱中,性和谐与快感已成为性爱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有时感情没有出现问题,女方若性趣索然,不快乐,甚至痛苦,就应该考虑是某些疾病在作祟,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对“性”的影响确实很大。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大多继发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而致。或患者体质较差,病原菌毒力较弱,初起即为慢性,是妇科常见病。盆腔炎的范围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的炎症。临床常见类型有: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  相似文献   
99.
100.
淋巴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1安京媛1马述仕2严庆汉1临床资料患者女,5岁,1995年8月因受凉后间断发热伴右下肢疼痛,曾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右下肢X线检查无异常。1995年10月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到我院就诊以贫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患儿消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