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70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3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许正玮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67-867
宫角妊娠是指孕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侧或输卵管间质部 ,但向宫腔侧发育而不在间质部发育的一种异位妊娠。病例罕见 ,诊断困难 ,常容易被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流产等。如确诊宫角妊娠 ,对于符合保守治疗条件 ,并要求保留生育要求的妇女 ,可考虑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 1例宫角妊娠患者 ,现报道如下。1 病案举例张某 ,女 ,2 6岁 ,已婚。因停经 5 0天右下腹痛1h ,于 2 0 0 3年 11月 19日就诊 ,既往月经规律 ,7/2 8~ 30天 ,量适中 ,无痛经 ,末次月经 2 0 0 3- 0 9- 2 8,行经正常。患者停经 36天在外院查尿HCG示阳…  相似文献   
62.
选取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应用米非司酮和氨甲喋呤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近日,FDA批准了辉瑞公司的新药Xeljanz(枸橼酸托法替尼)用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患者群体为对氨甲喋呤(methotrexate)治疗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成人患者。Xeljanz每日需服药两次,通过阻断Janus激酶而发挥作用。在安全性及疗效方面,Xeljanz通过了7个临床试验评价。在这些研究中,Xeljanz治疗组中重度患者临床反应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组。但与此同时,研究显示Xeljanz的使用与机会性感染、结核、肿瘤、  相似文献   
64.
贾巧珍 《现代保健》2012,(7):138-139
目的观察比较氨甲蝶呤配伍中药、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配伍中药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肌注氨甲喋呤50mg,共1次,同时服宫外孕I号方;B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用3d,同时服宫外孕I号方,每天1剂,连用3d;C组肌注氨甲喋呤50mg,共1次,联合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用3d,同时服宫外孕I号方,每天1、剂,连用3d。结果三组成功率分别为79.2%、70.8%、91.7%,C组成功率高于A组,A组成功率高于B组。结论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配伍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且优于氨甲蝶呤配伍中药、米非司酮配伍中药。  相似文献   
65.
孙清娟 《河北医药》2012,34(9):1385
微创治疗异位妊娠已成为现代医学界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针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特别是年轻患者有保留生育的要求,采用超声介入技术,超声引导下腔内介入注射氨甲喋呤与其肌内注射治疗相比较,有定位准,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等优点[1].本文将两种方法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6.
将5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1例和对照组2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TX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40%)显著高于对照组(73.75%),P0.05;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喋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临床及经阴道超声确诊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单次肌内注射氨甲喋呤1mg/kg;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在异位妊娠囊内注入氨甲蝶呤20m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β-HCG下降较快,包块缩小明显,住院时间缩短(P〈0.05),治愈率较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局部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肠黏膜持续损伤模型。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氨甲喋呤(MTX)建立肠黏膜炎模型。10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Ⅰ(MTX Group Ⅰ)、模型组Ⅱ (MTX Group Ⅱ)和模型组Ⅲ (MTX Group Ⅲ),其中MTX Group Ⅰ10只大鼠,其余每组各30只。第0天,MTX Group Ⅰ大鼠注射MTX (20 mg/kg),MTX Group Ⅱ和 MTX Group Ⅲ大鼠注射MTX(10 mg/kg)。第6天,MTX Group Ⅱ大鼠再次注射MTX 10 mg/kg,MTX Group Ⅲ大鼠注射MTX 5 mg/kg。Control Group在第0天和第6天均注射生理盐水。实验期间观察大鼠活动状态,并记录进食量和体重变化。MTX Group Ⅰ在第4天全部处死,其余每组于造模后第4、5、6、10、11、12天各处死5只大鼠,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并检测血浆中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小肠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在第4天时,三个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损伤评分(Chiu评分)均明显高于Control Group (p<0.05),血浆中D-乳酸含量、DAO活力及小肠组织中MPO活力、MDA含量也均显著高于Control Group (p<0.05)。在第5天时MTX Group Ⅱ和 MTX Group Ⅲ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开始恢复,Chiu评分、D-乳酸含量、DAO活力、MPO活力和MDA含量逐渐降低,在第6天时与Control Group基本无差异。二次注射后,在第10天,MTX Group Ⅱ和 MTX Group Ⅲ大鼠Chiu评分再次升高,血浆中D-乳酸含量、DAO活力及小肠组织中MPO活力、MDA含量也显著高于Control Group (p<0.05),之后逐渐降低,损伤再次恢复。与MTX Group Ⅱ相比,二次注射后MTX Group Ⅲ损伤程度较轻(p<0.05)。结论:20 mg/kg MTX诱发大鼠肠黏膜炎是一个急性损伤过程,整个病程大约为4至5天,适用于药物治疗评价;两次间歇式10 mg/kg注射MTX可以造成大鼠肠黏膜的持续损伤,该模型更加适合中长期的营养治疗评价。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分析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从异位妊娠住院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在不给予其他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同理对照组患者也在不给予其他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氨甲喋呤保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及产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人数28例,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人数21例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症状消失和包块缩小时间及血β-HCG值下降时间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不只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经济压力和保障其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0.
氨甲喋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甲喋呤 (MTX)对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探讨氨甲喋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用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1正常对照组 (6只 ) ;2胰腺炎组 (8只 ) :采用开腹胰管注射质量分数为 5 %的牛磺胆酸钠 (1.0 m l/ kg)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 ;3氨甲喋呤组(6只 ) :胰腺炎诱导成功后 0 .5小时静注氨甲喋呤 (1.2 m g/ kg)。制模后 2、6和 2 4小时处死动物 ,分别取血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IL 1)、IL 6、IL 10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及胰淀粉酶、胰腺湿重、白细胞计数。结果 :急性胰腺炎时血中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 ;使用氨甲喋呤治疗后 ,上述细胞因子均下降 ,其中 TNFα、IL 1和 IL 6在 2、6、2 4小时均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IL 10和TGFβ在 2 4小时均下降明显 (P均 <0 .0 5 ) ;制模后 2 4小时大鼠胰腺湿重〔(1.5 3± 0 .13) g〕和血淀粉酶含量〔(1817.2 5± 4 5 9.35 ) U/ L〕均较正常对照组〔(0 .5 3± 0 .0 9) g和 (374 .2 0± 92 .84 ) U/ L〕增高 ;经氨甲喋呤治疗后 2 4小时 ,胰腺湿重和淀粉酶均明显下降〔(0 .88± 0 .13) g和 (76 6 .33± 373.37) U / L ,P均 <0 .0 5〕。结论 :氨甲喋呤可以同时抑制急性胰腺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