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1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438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952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4778篇
内科学   97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90篇
特种医学   17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628篇
综合类   7330篇
预防医学   1240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2484篇
  33篇
中国医学   3442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426篇
  2016年   570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259篇
  2013年   1297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2058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784篇
  2008年   1834篇
  2007年   1885篇
  2006年   1841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270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575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68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PLDD治疗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8.54%、34.82%、41.09%和47.57%.优良率分别为31.3%、37.5%、37.5%和56.0%。随访24个月者11例,改善率为46.56%,优良率为54.4%。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某些传染病逐渐减少或得到有效控制。1978年天花被消灭;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预防传染病为重点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已基本完成,今后人类与疾病斗争应转向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退行性病变为重点的第二次卫生革命。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预防策略上、措施上有所松懈,在对各项措施的监督执法上有麻痹思想,从而导致一些己知的全球传染病发病率不同程度回升,导致出现传染病再度肆虐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73.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髓核及纤维环退变、终板损伤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功能丧失的下腰痛,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或节段过度活动的放射学证据。下腰痛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健康的一种疾病,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近年来,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尚没有肯定的结论。现将近10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面部色素性病变常见有雀斑、太田痣、咖啡斑及文身色素沉着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冷冻、皮肤磨削、化学剥脱及二氧化碳激光等。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应用Q开关钇-钕石榴石(Q-Nd:YAG)激光器,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共26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6例,女186例;年龄5-67岁,平均25岁;其中太田痣12例、咖啡斑62例、老年斑12例、雀斑70例、文身色素沉着106例。1·2治疗方法采用长春光机所Q-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1064/532 nm,脉冲波宽10-15 ms,光斑直径2-4 mm,频率1-10 Hz,能量密度5-12 J/cm2;术前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7例采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痘护理进行分析.结果:47例均完成MED手术,未出现其它并发症.按Macnab标准本组优良率达95.7%.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食管良性狭窄,是非恶性病变所致狭窄以外的多种食管狭窄,也包括兼性狭窄即Barrett’食管,本文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不同病因食管良性病变所致狭窄。作者收集2001年12月至2005年6月病例63例,包括腐蚀性狭窄、良性肿瘤性狭窄、神经肌肉病变性狭窄以及术后狭窄。本组疾病的正确处理不但能迅速纠正病人的营养消耗状态和各种并发症,而且远  相似文献   
77.
Hallett  A  Huntley  JS  Gibson  JNA  张颖 《脊柱外科杂志》2007,5(3):192-192
目前,通过手术减压、去除神经根卡压治疗退变性腰椎椎间盘疾病的观点被普遍倡导。但是否必须进行融合却仍有一定争议。本研究对比了单纯减压、减压内固定合并后外侧融合、减压内固定合并后外侧及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3种术式的临床疗效。44名单节段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内固定方式采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TILF采用填充同种异体骨的钛合金cage。  相似文献   
78.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A组)34例,多间隙组(B组)30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标准(17分制并计算改善率),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24个月,A组平均14.1±3.7个月,B组平均13.9±3.8个月,A组术前JOA评分为9.19±2.64分,术后为14.37±1.42分,改善率为66.3%;B组术前JOA评分为8.89±2.31分,术后为14.33±1.28分,改善率为67.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79.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腰腿疼痛3岁,加重伴双下肢瘫痪10余天入院.查体:腰椎向左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反射减退,术前X线片(图1)示腰椎骨质增生并曲度异常,腰椎向右侧弯,腰椎移行椎体.CT(图2)检查示:L3椎管内圆形骨性密度灶并腰椎管狭窄,L2-3,L3-4,L4-5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小角度弯曲针穿刺法进行腰5-骶1椎间盘或低位腰4~5椎间盘介入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明显低于髂嵴的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角度弯曲针法穿刺椎间盘进行介入治疗。透视下旋转血管机的C型臂,使射线方向与椎间隙平行,将皮肤穿刺点位于距离脊柱中线6~8cm处,常规消毒麻醉;将穿刺针的前端2~3cm向一侧弯曲20°后向椎间盘穿刺,侧位观察接近椎间盘后缘时,将穿刺针弯曲端偏向内侧、上方进入椎间盘后外侧部,然后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或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者45例,占90%,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多数与椎间隙平行,利于盘内介入操作(40/50,占80%),仅20%穿刺后针尖位置欠理想,但尚可完成臭氧注射溶核。经穿刺针向盘内注射臭氧分布良好,等离子刀头活动范围适合消融需要,手术后近期有效率9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小角度弯曲针法可以避免高位髂嵴对低位椎间盘穿刺的限制,提高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顺利施行介入处理,减少穿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