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78篇
  免费   4149篇
  国内免费   3082篇
耳鼻咽喉   1600篇
儿科学   262篇
妇产科学   1194篇
基础医学   1863篇
口腔科学   342篇
临床医学   18200篇
内科学   4622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819篇
特种医学   28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26464篇
综合类   37737篇
预防医学   5861篇
眼科学   3236篇
药学   14814篇
  293篇
中国医学   6212篇
肿瘤学   3025篇
  2024年   532篇
  2023年   2389篇
  2022年   2220篇
  2021年   2779篇
  2020年   2779篇
  2019年   3162篇
  2018年   1474篇
  2017年   2737篇
  2016年   3077篇
  2015年   3409篇
  2014年   6427篇
  2013年   6425篇
  2012年   7830篇
  2011年   8606篇
  2010年   8019篇
  2009年   7789篇
  2008年   7380篇
  2007年   7289篇
  2006年   6498篇
  2005年   6338篇
  2004年   5690篇
  2003年   5388篇
  2002年   3909篇
  2001年   3513篇
  2000年   2471篇
  1999年   2028篇
  1998年   1883篇
  1997年   1780篇
  1996年   1587篇
  1995年   1256篇
  1994年   922篇
  1993年   596篇
  1992年   471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切除术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可改善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便秘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采用加罗宁对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应用加罗宁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芬太尼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防牵拉反应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牵拉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心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罗宁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中对牵拉反应的预防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儿童OSAHS发生率为4%~5%,2~6岁是发病的高峰期。OSAHS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还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缺陷等一系列不良反应,OSAHS患儿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因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而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儿童淋巴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OSAHS是否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目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后儿童的免疫力降低,而另一些学者认为OSAHS儿童的免疫力在手术后保持不变,甚至比手术前有所提高。本文就儿童OSAHS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10-2018-10间新里程安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CSR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ACD)内固定术,观察组行PPEC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后的病椎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6个月和12个月的颈椎曲度、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2个月的颈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ECD治疗CSR,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