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79篇
  免费   4592篇
  国内免费   3327篇
耳鼻咽喉   466篇
儿科学   634篇
妇产科学   1633篇
基础医学   3015篇
口腔科学   1628篇
临床医学   20069篇
内科学   8620篇
皮肤病学   381篇
神经病学   4366篇
特种医学   37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3篇
外科学   6449篇
综合类   45484篇
预防医学   10741篇
眼科学   1339篇
药学   22516篇
  312篇
中国医学   10449篇
肿瘤学   2331篇
  2024年   623篇
  2023年   2403篇
  2022年   2108篇
  2021年   2908篇
  2020年   2905篇
  2019年   3186篇
  2018年   1553篇
  2017年   2933篇
  2016年   3317篇
  2015年   3880篇
  2014年   6817篇
  2013年   7013篇
  2012年   8512篇
  2011年   8894篇
  2010年   8690篇
  2009年   8175篇
  2008年   8513篇
  2007年   7776篇
  2006年   6833篇
  2005年   7095篇
  2004年   5780篇
  2003年   5479篇
  2002年   4563篇
  2001年   4279篇
  2000年   3237篇
  1999年   2763篇
  1998年   2519篇
  1997年   2308篇
  1996年   2034篇
  1995年   1731篇
  1994年   1368篇
  1993年   928篇
  1992年   796篇
  1991年   654篇
  1990年   579篇
  1989年   527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长期随访过程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筛选2008年至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出血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脑出血后6个月内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37例纳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均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或氯吡格雷75 mg/d),未在脑出血后6个月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101例纳入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并记录随访期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的发生情况;有条件的患者在随访满36个月时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序列检查脑微出血情况,并采用MARS评分分级。结果随访完成时,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8.1%(3/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16.8%(17/1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5);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2.7%(1/37),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率为3.0%(3/1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8)。87例患者完成了MRI-SWI检查,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患者MARS评分2~3级(代表较严重微出血)的比例为12.0%(3/25),非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组为9.7%(6/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3)。结论脑出血后整体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比例较低,脑出血后6个月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不明显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复发以及严重脑微出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眼外伤致前房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46例(57眼)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前房积血完全吸收(86.96%),患者视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5眼出现继发性前房出血(8.77%);30眼出现并发症(52.63%)。结论:眼外伤致前房出血治疗中需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66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参照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法莫替丁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3.94%,远远高于参照组病患的治疗的整体有效率78.79%。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使用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来说,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好些,能够提高病患的整体治疗效果,最大程度上帮助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经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于对照组,分别为98.00%和8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价值广泛,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5.
张建茹 《时尚育儿》2016,(3):135-135
本个案主要介绍心里疏导在一例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病情观察、护理及体会。  相似文献   
66.
卡前列甲酯(商品名卡孕栓)是在我国产科和妇科及计划生育领域广泛应用的非注射类前列腺素药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合成及东北制药集团生产,1993年国内上市,属国家一类新药。继2013年发布我国《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版)》以来[1],不仅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认可,成为妇产科领域医疗单位基本用药,而且该药物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扩展和提升[2-11]。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67.
体外循环是心内直视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非外科性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体外循环造成的血小板功能损伤被认为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非外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体外循环引起血小板损伤的因素主要包括低温、血液与气体接触、生物相容性、剪切力、鱼精蛋白、肝素、麻醉药物的使用、机血回输、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流转时间等。  相似文献   
68.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特征性表现,不易诊断,其恶性程度高,手术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成为多年以来医学界肿瘤疾病治疗中的一座顽固的堡垒。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国外已超过胃癌位居肿瘤死亡人数的第4位,在我国居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1]。胰腺癌的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10%[2];故胰腺癌发  相似文献   
69.
微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在人类及动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141是miR-200家族的成员,通过与不同的靶点结合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节生理及病理条件下一系列的生物学进程,尤其是早期胚胎着床、正常妊娠、血管形成及肿瘤等方面作用尤为突出。因此,miR-141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新型的血浆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