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5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215篇
内科学   525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2168篇
预防医学   359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832篇
  3篇
中国医学   364篇
肿瘤学   31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矽肺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或胸痛、咳嗽、体力减弱,常并发肺结核、肺部感染。该病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由于此病无法逆转且病程长,反复感染,逐年加重,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了患者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质量。我们对36例住院矽肺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肺内弥漫性粟粒结节,可由肺泡病变或肺间质病变引起,或二者同时存在。肺泡病变,主要由肺泡实变引起,肺间质病变常累及肺部两侧,包括肺泡壁、血管、淋巴管、支气管和结缔组织,这些组织构成肺的支架。肺泡实变引起的粟粒性结节,肺部表现密度淡,边界模糊,可相互融合,在病变附近可出现支气管充气征。间质性病变引起的粟粒结节X线表现较特殊,常呈网状、密度较高、边缘比较整齐,常有血管和支气管纹理增多。  相似文献   
43.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病程长,迁延不愈.易并发心衰.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救治19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严重而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明显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为急性肺水肿,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性,64岁,体重64kg,身高155cm。进行性胸闷、憋喘、呼吸困难1年半。2004年11月胸部 CT 检查诊断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频繁住院,间断吸氧,且住院时间延长。入院时一次平稳步行50m 左右即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甚至黑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2×10~9/L,肝、肾功能正常。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及克柔念珠菌生长。动脉血气分析:pH7.509,动脉血氧分压(PaO_2)65 mm Hg,动脉血  相似文献   
45.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2组金葡菌引起的急性严重皮肤病。本病起病急骤,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皮肤触痛,红斑上出现松驰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尼氏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大多见于婴幼儿。2002~2004年,我院共收治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0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t(14;18)在滤泡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它通过插入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增强子而下调抗凋亡基因bc1-2的表达,约有1/3的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发现t(14;18)(q32;q21)及bc1-2基因重排。但是,是否t(l4;18)代表了一种新的DLBCL亚型,以及它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发现2种DLBCL的亚型,一种具有正常B细胞生发中心即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L)表型,另一种具有活化的外周血B细胞表型即活化B细胞样(BCL)表型。作者检查了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等医疗中心DLBCL患者的基因表达,以确定t(14;18)在其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MR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脑外伤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扩散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性病灶和水肿性病灶检出均很敏感,尤其是对小出血灶和小水肿灶的检出能力显著超过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对小出血灶有独特优势,其特征性表现是斑点状低信号周围有水肿环,而且通过消除脑脊液信号,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好显示胼胝体水肿灶.讨论:与自旋回波序列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更加敏感地检出脑内小病灶,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早期高压氧治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我院对5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人进行早期高压氧(HBO)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0例DAI病人,男34例,女16例,年龄15~61岁,均在伤后6h内入院,GCS<8分,入院后经CT扫描,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DAI。50例病人分为2组,HBO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两组在年龄、病情轻重、CT扫描及电解质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脱水剂、止血、抗生素药物等常规治疗,继发颅内血肿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HBO组病人除经上述综合治疗外,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早期HBO治疗…  相似文献   
49.
1 病历报告患儿 ,女 ,4岁 ,因间断发热 4d、咳嗽 2d于 2 0 0 2年 11月2 0日入院。患儿 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达 38.7℃ ,经院外治疗后热退 ,2d前患儿再次出现发热 ,体温达 38.5~39.3℃ ,同时伴有咳嗽。查体 :T 39.0℃ ,P 92 /min、R 2 6 /min ,神志清 ,精神可 ,发热面容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 ,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周无苍白圈 ,咽部充血 ,扁桃体一度肿大 ,无脓苔及出血点。双侧胸部呼吸动度均等 ,触诊语颤增强 ,双肺底叩浊音 ,并闻及细小湿罗音。心脏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 ,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无移动性…  相似文献   
50.
川芎嗪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加用川芎嗪,对照组仅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在伤后影像学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伤后早期应用川芎嗪能明显促进挫伤及出血灶的吸收,改善DAI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