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76篇
  免费   4205篇
  国内免费   2719篇
耳鼻咽喉   696篇
儿科学   745篇
妇产科学   1123篇
基础医学   3868篇
口腔科学   2149篇
临床医学   11771篇
内科学   4096篇
皮肤病学   696篇
神经病学   2602篇
特种医学   26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7615篇
综合类   23782篇
预防医学   5479篇
眼科学   1444篇
药学   9887篇
  126篇
中国医学   13106篇
肿瘤学   1336篇
  2024年   751篇
  2023年   2513篇
  2022年   2165篇
  2021年   2660篇
  2020年   2422篇
  2019年   2437篇
  2018年   1066篇
  2017年   1806篇
  2016年   1956篇
  2015年   2423篇
  2014年   3981篇
  2013年   3649篇
  2012年   4865篇
  2011年   5288篇
  2010年   4696篇
  2009年   4485篇
  2008年   5064篇
  2007年   4597篇
  2006年   4540篇
  2005年   4851篇
  2004年   3778篇
  2003年   3624篇
  2002年   2910篇
  2001年   2747篇
  2000年   2088篇
  1999年   1723篇
  1998年   1492篇
  1997年   1506篇
  1996年   1429篇
  1995年   1196篇
  1994年   990篇
  1993年   732篇
  1992年   651篇
  1991年   553篇
  1990年   507篇
  1989年   506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手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和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介绍皮瓣切取手术方法的改进. 方法 2003年5月- 2005年8月,在利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带蒂皮瓣修复的基础上,改进穿支皮瓣切取方法治疗16例髌前或胫骨上端伴骨或肌腱外露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9岁.髌前区9例,合并骨折4例;胫骨上端7例,合并骨折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 4.5 cm×3.0 cm~6.5 cm×5.5 cm.先从皮瓣近侧显露血管蒂,顺行向下分离至皮瓣的穿支血管,以其为中心切取皮瓣.皮瓣切取范围 5.5 cm×4.0 cm~7.5 cm ×6.5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有小的皮缘表浅感染,经换敷料2周左右逐渐愈合.全部获随访 11个月~3年半,平均 2.1 年.局部骨折均在 14~18 周愈合,皮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满意.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 采用顺行法先显露血管蒂再找穿支的方法,较逆行法先切开皮瓣找穿支再显露血管蒂的方法操作更为简便,避免了先切皮瓣对穿支血管的误伤.  相似文献   
992.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在无空心髓腔软钻的情况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24例股骨干闭合骨折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38.3岁.左侧7例,右侧17例.病程3~20 d,平均7.6 d.AO分型A型5例,B型6例,C1型7例,C2型2例,C3型4例.术中对断端均不予切开,透视指导下闭合复位,顺行扩髓并植入髓内钉.结果 手术时间100~170 min,平均128_3 mm1例输血400 mL,余患者均未输血.20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1个月.术后6~12周X线片可见大量骨痂生长.术后15~30周,平均22.2周去拐行走.伸膝均达0°;屈膝120~170.,平均145.5°.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术后出现骨化性肌炎伴屈髋受限、疼痛1例,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后症状消失;无症状骨化性肌炎2例,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保护断端血供、中心固定、固定强度高等优点;在无空心髓腔软钻情况下,需要特殊的手术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大接经法对脑梗塞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对25例脑梗塞患者行大接经法治疗例常规药物基础上体针配合头针治疗作临床床观察对比。结果:大接经组与对照组对比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接经法综合治疗脑梗塞,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4.
《中医药学刊》2003,21(8):1260-1260,1267
  相似文献   
995.
众所周知,截肢的一般原则为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皮肤能达到满意愈合的部位进行。有些病人,虽然肢体毁损比较严重,但经过清创发现,残端的肌肉有很好的血运,为了保留近端关节的功能,我院采用残端肌瓣包埋术加翻取皮游离移植或带蒂皮瓣转移术治疗2例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红藤善治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贞 《中医杂志》2007,48(7):625-625
红藤善散肠中瘀滞,为肠痈要药。笔者临床中用此治疗子宫腺肌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何某,女,43岁,2000年5月10日初诊。自诉自月经初潮始即出现痛经现象,于第1天来经时疼痛难忍,症状逐年加重,口服消炎痛可暂时缓解。近半年来,症状进行性加重,经行1~3天内皆出现疼痛难忍,虽经服消炎痛及肌注解痉止痛药也难以缓解;须用麻醉药物方可缓解。经血量少色暗有血块,伴腰酸腹胀、肛门坠胀,舌淡暗、边尖有瘀点,脉沉细涩。证属气滞血瘀,方用:红藤40g,水蛭10g(冲服),艾叶10g,败酱草20g,当归20g,香附10g,牛膝20g,川楝子10g,三棱10g。于第1个月经前1…  相似文献   
997.
辨证施治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霞 《陕西中医》2007,28(3):290-291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临床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阴两虚3型,分别采用苏叶黄连汤、香砂六君子汤、生脉散3方加减化裁治疗,配合梅花针叩刺双额、双颞、耳廓等。治疗40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临床辨证结合针灸治疗本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8.
郑彩娟 《中医正骨》2007,19(7):78-79
自2004年5月-2006年9月,作者通过对4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张伟  陈玉辰 《河北中医》2007,29(1):49-49
2004-07—2006-01,我们采用动态下手法治疗腰肌紊乱症6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2岁,平均51岁;病程3 h~2日。1.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颈腰肢痛诊疗手册》[1]确定诊断。①腰骶部疼痛,疼痛部位局限,常能明确指出区域  相似文献   
1000.
腓骨长肌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芈吉强  李玉宝  陈小兵 《中国骨伤》2005,18(11):696-696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复较困难,术后效果与新鲜断裂相比较差,且重建的跟腱由于瘢痕增生而粗大,踝关节活动受限。作者于2000年8月-2003年11月利用腓骨长肌转位重建跟腱术19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