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上清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道上皮细胞对结核杆菌产物产生的炎症反应,探讨炎症反应信号传递的机制。方法: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H37RV株培养上清,用培养上清刺激肺上皮细胞株SPC-A-1和A54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IL-8表达量。用突变MyD88表达重组质粒转染SPC-A-1细胞,观察MyD88与结核杆菌培养上清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信号传递的关系。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H37RV株培养上清明显增加SPC-A-1和A549细胞IL-8的表达。用突变MyD88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MyD88转染SPC-A-1。结果显著抑制了结核杆菌培养上清对SPC-A-l细胞的炎症刺激作用。结论:结核杆菌培养上清能够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表达,,Toll/IL-1受体信号通路及MyD88分子与细胞炎症反应的信号传递相关,提示在肺结核病发病过程中。结核杆菌的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肺上皮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肺结核炎症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362.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COS)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 (ICOSL)分别是CD2 8家族与B7家族的新成员。ICOS ICOSL共刺激信号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调节作用。ICOS ICOSL共刺激通路可以增强CD2 8/B7 1/B7 2的共刺激信号的效应功能 ,诱导Th1和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并在T细胞依赖的B细胞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调控ICOS ICOSL共刺激通路可望成为多种疾病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63.
佚名 《家庭医药》2014,(10):28-29
人的脚上有60多个穴位,腿上有6条经脉循行,由于每种动物行走的姿势各有特点,模仿这些动物抬腿、扭腰、伸腰、蹲跳、缩颈等动作,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还会挤压按摩内脏、器官、组织等,这有助于促进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4.
365.
以前我经常早晨醒来时,发现"小弟弟"处于勃起状态。近段时间,晨勃起现象越来越少,甚至软弱无力。我是不是得了阳痿了?正常男子的阴茎,除了在性刺激和某种外界刺激会勃起外,通常处于松弛状态。然  相似文献   
366.
硫酸钙人工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学忠  刘越  陈华  张伯勋 《山东医药》2008,48(9):143-144
硫酸钙人工骨的应用研究已有1个世纪之久,因其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完全降解、对周围组织没有异物刺激作用,被视为最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之一.本文对硫酸钙的特性、作用机制、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7.
CpG序列的免疫激活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甲基化CpG的寡核苷酸片段(CpG oligonucleotides,CpG ODN)是细菌DNA的免疫刺激作用的最小作用单位.广泛存在于细菌DNA中。CpG是以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为核心的回文序列,5’端为2个嘌呤,3’端为2个嘧啶,即5’-PurPur-CG-PyrPyr-3’。该序列在原核生物、病毒基因组中出现的频率为1/16,通常是非甲基化的;而在脊椎动物的出现频率则大大的降低,且通常甲基化。脊椎动物正是通过这种差异来识别自体和异体CpG;而哺乳动物细胞则是通过TLR9(Toll-like receptor 9,TLR9)识别细菌未甲基化CpG基元。触发一系列机体防御机制,包括补体激活、吞噬作用和致炎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目前已知具有较强免疫刺激作用的CpG DNA序列包括5’-TCCATGACGTTCCTGACGTT-3’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