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3篇
临床医学   505篇
内科学   1331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1053篇
预防医学   99篇
药学   333篇
  9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探讨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在防止发生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85例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何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再狭窄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结果 85例支架术后患者,2例出现术后再狭窄并发症。结论积极的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再狭窄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冯旭霞  何亚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246-224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接受PTCA治疗并于PTCA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患者20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80例(非再狭窄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48h及术后半年IL-6、IL-18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6、IL-18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IL-6、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6个月RS组IL-6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1),IL-18继续增高,高于术前及术后48h。无RS组术后6个月IL-6与IL-18表达水平下降,IL-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8表达水平仍高于术前(P〈0.01)。【结论】IL-6、IL-18与PTCA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发生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3.
据Sarno G 2012年1月9日(Eur Heart J,2012 Jan 9.)报道,与老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相比,新一代DE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风险明显较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Sarno G博士及其同事在未经选择的大规模真实世界人群中对不同类型的新型DES的性能进行了长达2年的评价。该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人群是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的所有瑞典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心肌梗死、三支和/或左主干病变、分岔病变、移植物病变、再狭窄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该研究所用的新一代DES包括Endeavor Resolute(美敦力)、XienceV、Xience Prime(雅培实验室)及Promus和Promus Element(波士顿科学)。老一代DES包括Cypher和Cypher  相似文献   
84.
85.
田景法  潘家华  郭涛 《临床医学》2012,32(3):117-119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已成功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它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有关研究认为,它使冠状动脉血管再狭窄率由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的10%~40%,进一步降至10%以下[1]。因此,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本文就血栓弹力图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抑制率及联合凝血常规功能指标来探讨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因素。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原支架通畅组,比较两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四希酸(AA)途径和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间的差异、常规凝血常规指标和外周血小板之间的差异,来分析ISR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支架内再狭窄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关系不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PCI术后2年氯吡格雷反应低下为支架内再狭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预测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氯吡咯雷反应低下在ISR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PTCA术后再狭窄(RS)成为影响其长期疗效的主要限制因素。RS的发生机制较复杂,血管内皮损伤诱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随之引起的内膜增生是造成RS的主要病理过程,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调节。本文就血管RS与VSMCs增殖机制及信号通路调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低剂量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家猪6头,抽取静脉血测定ADP(Adenosine Diphosphate,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作为基础值,然后开始喂食氯吡格雷(25mg/d)和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开始给药后第4天行介入手术构建冠状动脉过度扩张再狭窄模型并行支架植入术,同时在给药后第4、8﹑14天再次抽血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评价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效果,记录术后压迫止血情况及术中、术后的安全性,14天时处死动物并血管取材评价支架内血栓情况。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家猪平均体重为(23.1±4.4)Kg,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基础值为(43.08±5.06)%。用药后第4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29.05±9.26)%:(43.08±5.06)%,P=0.008],用药后8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进一步下降,用药后14天,血小板聚集率值趋于稳定,达到并维持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术中和术后24小时均未发生冠状动脉事件,14天时血管取材病理切片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中,低剂量氯吡格雷可以达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低剂量氯吡格雷联合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保证冠状动脉再狭窄家猪模型的安全性,并降低实验费用。  相似文献   
89.
背景:药物释放动力学不理想、高分子载体引起的后期血栓和涂层完整性破坏等是目前药物洗脱支架面临的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改变支架上药物的装载方式,包括药物和载体的选择以及药物涂层的制备工艺.目的:讨论目前药物洗脱支架的药物装载方式,探索其可能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ACS和Springerlink数据库中2000-03/2010-01关于药物洗脱支架涂层的文章,在标题中以"stent;drug;coat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药物洗脱支架涂层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初检得到44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药物洗脱支架涂层制备的3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研究的药物洗脱支架涂层按照药物与其载体间的结合方式可分为物理装载,静电吸附和化学键合.文章分别讨论了不同体系的药物、载体、涂层制备、释放动力学和降低再狭窄效果,指出不同的药物根据其自身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改变涂层制备工艺,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释放动力学.另外还展望了药物洗脱支架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望为该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采用经胸冠状静脉窦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评价其对CFR的影响。方法病例组选88例冠心病病人行PCI术后各植入1枚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经胸冠状静脉窦二次谐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DE)技术记录冠状静脉窦静息舒张期血流峰速、注射双嘧达莫(潘生丁)后最大舒张期血流峰速。正常对照组为门诊体检正常者30名行TTDE,记录冠状静脉窦静息舒张期血流峰速、注射潘生丁后最大舒张期血流峰速。结果病例组术前CF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PCI术后24h和术前CFR值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CFR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6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与无再狭窄病人比较CFR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无再狭窄病人术后6个月CF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PCI术后6个月CFR降低可能预示出现再狭窄。采用经胸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是一可行的无创性评价冠心病病人CFR及介入治疗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