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2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87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1165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1843篇
内科学   1901篇
皮肤病学   217篇
神经病学   434篇
特种医学   9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49篇
综合类   4177篇
预防医学   1537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1646篇
  26篇
中国医学   1253篇
肿瘤学   580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995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53篇
  2009年   1104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我院明确诊断的重型肝炎患者查阅其肝功能中γ-GT结果,分存活组和病死组与正常值进行对照研究分析。结果γ-GT结果在重型肝炎存活组中有明显增高,中度以上增高者存活率明显增加,在病死组中不增高或降低,且降低越明显死亡率越高。结论重型肝炎中γ-GT结果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且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2004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及高血压门诊就诊的轻、中度EH患者1100例,在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及体检后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失眠EH患者。共1100例未经降压治疗或停用降压药物≥2周的EH患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功能的改变,观察心绞痛与非感染性炎症及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清IL-18浓度,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CRP浓度;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CD4 细胞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培养后,应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以测定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炎性因子(IL-18和CRP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染色阳性的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为1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9%。而两组间IL-4水平及IL-4染色阳性细胞比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心绞痛分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IL-18、CRP、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结论IL-18、CRP、IFNγ-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而升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提示炎性因子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失调可能参与了心绞痛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IL-18与CRP、IFNγ-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联合作用对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方法用ATRA和IFN-γ处理SMMC-772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ATRA作用于SMMC-7721后,抑制细胞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和IFN-γ联合作用后,这种作用加强;SMMC-7721细胞中PCNA的表达在ATRA作用后减少,ATRA与IFN-γ联合作用后进一步减少。结论IFN-γ可以增强ATRA对于肝癌细胞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明显下调了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BALB/c小鼠肾癌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检测不同剂量放疗后Renca细胞的凋亡率,建立BALB/c小鼠的肾癌细胞移植瘤放射治疗的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水平.结果:①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Renca细胞的凋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②放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③放疗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L-2及IFN-γ明显较肿瘤对照组升高.结论:放疗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放疗引发的Renca细胞凋亡和小鼠脾细胞分泌IL-2及IFN-γ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及化疗对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行肺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活检以明确肿瘤病理类型,经TPS计划系统计划后行体内γ刀治疗.3 d后行化疗(EP方案或顺铂 紫衫醇方案,每4周1次)及体外高频热疗(每周2次,共4周).所有患者术后第1、2、3、6、9、12个月内分别行胸部CT检查随访.根据肿瘤变化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明显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肿瘤缩小25%~50%).Ⅲ级,轻度缓解(肿瘤缩小1%~25%).Ⅳ级,无效(肿瘤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V级,复发或转移.结果 术后第1、2、3、6、9、12个月明显缓解,分别占38.9%、66.7%、77.8%、83.3%、83.3%和77.8%.结论 体内γ刀、体外高频热疗、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肺癌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离纯化人肝癌组织中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为进一步制备其抗血清提供抗原材料,以便对肝癌早期诊断进行研究。方法:人肝癌组织经匀浆、离心、溶解、透析、凝胶层析及凝集素亲和层析等步骤进行分离纯化;纯化过程用IFCC推荐方法监测GGT催化活性,紫外法监测蛋白质出峰图谱,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经过粗提、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及凝集素亲和层析等纯化步骤得到电泳纯的GGT,其比活为10.58U/mg蛋白,纯化倍数为84.9,得率为1.60%。结论: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人肝癌组织中特异性GGT。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槐定碱(Sophojridine,SRI)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方法腹腔注射槐定碱(47.83mg/kg)诱导大鼠癫痫,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TNF-α、IL-2和IL-6表达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Glu和GABA阳性神经元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2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模型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α、IL-2、IL-6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病;Glu和GABA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平衡紊乱可能是癫痫发病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人喉鳞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IFN-γ以不同浓度(1、10、100、1 000、10 000 U/mL)作用于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0、12、24、36、48、60、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确定IFN-γ作用的最适浓度.实时PCR法测定1 000 U/mL IFN-γ作用不同时间(0、2、6、12、24、36、48、60、72 h),Hep-2细胞VEGF mRNA和bFGF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在相同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条件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浆中VEGF-C和bFGF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100、1 000、10 000 U/mL的IFN-γ作用于Hep-2细胞48 h后,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1 000 U/mL IFN-γ作用于Hep-2细胞36 h后,VEGF-C mRNA表达下调(P<0.05),作用48 h后差异更为显著(P<0.01);1 000 U/mL IFN-γ作用于Hep-2细胞24 h后,bFGF mRNA表达上调(P<0.05),作用48 h后差异更为明显(P<0.01).1 000 U/mL IFN-γ作用Hep-2细胞48 h后,其胞浆中棕色颗粒(VEGF-C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IFN-γ下调Hep-2细胞VEGF-C mRNA表达,上调其bFGF mRNA表达;而对Hep-2细胞VEGF-C和bFGF蛋白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中国汉族96例PCOS患者和56例对照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并分析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HOMA-IR)、促卵泡素(FSH)等的关系.结果:PCOS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69%、17%、14%,对照组以上各基因频率分别为89%、7%、4%,PCOS组中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布分别为77%和23%,对照组分别为93%和7%,PCOS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患者中PPAR-γ基因外显子6突变者BMI明显高于未突变者(P<0.05).结论:中国汉族PCOS患者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碱基突变与PCOS肥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