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00篇
  免费   8114篇
  国内免费   5348篇
耳鼻咽喉   1448篇
儿科学   511篇
妇产科学   707篇
基础医学   4471篇
口腔科学   1767篇
临床医学   22842篇
内科学   7363篇
皮肤病学   578篇
神经病学   1842篇
特种医学   23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6625篇
综合类   36805篇
预防医学   6894篇
眼科学   1648篇
药学   9414篇
  173篇
中国医学   3517篇
肿瘤学   6489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1916篇
  2022年   2032篇
  2021年   2278篇
  2020年   2827篇
  2019年   2222篇
  2018年   1446篇
  2017年   2325篇
  2016年   2785篇
  2015年   3330篇
  2014年   6082篇
  2013年   6314篇
  2012年   8433篇
  2011年   9000篇
  2010年   8883篇
  2009年   9123篇
  2008年   9349篇
  2007年   8005篇
  2006年   7642篇
  2005年   7213篇
  2004年   5799篇
  2003年   4837篇
  2002年   3812篇
  2001年   3327篇
  2000年   2437篇
  1999年   2323篇
  1998年   2192篇
  1997年   1903篇
  1996年   2227篇
  1995年   1786篇
  1994年   1447篇
  1993年   655篇
  1992年   662篇
  1991年   534篇
  1990年   361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81.
经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的CTA观察原发肺癌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支气管动脉(BA)和肺动脉(PA)造影CTA观察肺癌血供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分别行体循环动脉和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留置BA导管与PA导管行CTBA与CTPA,观察BA与PA对肺癌的血供。结果CTPA上,无体动脉与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肿瘤未见强化,有体动脉或左心强化的图像上见肿瘤边缘强化,CT强化值为10.0~45.6 Hu。CTBA上肿瘤部分明显强化,CT强化值为150.3~320.7 Hu,可见杂乱无章的肿瘤血管影,3例见纵隔淋巴结强化。结论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原发性肺癌由BA为主的多发体循环动脉供血,未发现PA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82.
64层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芸  金朝林  王翔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1):1452-145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在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可疑下肢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 IP),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以及曲面重建(CPR)。结果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自髂总至足背整个动脉系统病变的准确部位、范围及侧枝血管。90例患者中67例(77%)患者血管呈不同程度粥样硬化表现。其中轻或中度狭窄49例(56.3%),重度狭窄18例(20.7%),7例(8%)完全闭塞患者可见侧枝循环血管形成。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多体素1H-MRS对脑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的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体积较大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胶质瘤瘤体周围的微观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 搜集脑胶质瘤26例、单发转移瘤9例、大体积脑脓肿4例,均行^1H-MRS检查。比较脑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及瘤周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酐类物质(Cr)、NAA/Cr值的差别,并做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等重点观察胶质瘤瘤周微观结构改变。结果 各个级别的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之间Cho/NAA值分别为3.14±1.61和2.46±0.83,Cho/Cr值分别为2.57±0.93和2.90±1.93、NAA/Cr值分别为0.96±0.53和1.21±0.80,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瘤周之间的上述比值为1.74±0.98和0.98±0.23,1.72±0.51和1.09±0.35.1.11±0.30和1.11±0.25,除NAA/Cr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0.05)。脑脓肿内部出现特征性波谱,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脓腔显示为高信号。胶质瘤瘤周在光镜及电镜下发现已有瘤细胞浸润。结论 使用多体素^1H-MRS结合常规MRI可鉴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不典型脑脓肿,胶质瘤的瘤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转移浸润至瘤周。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性 ,33岁 ,因左乳腺肿物术后复发入院。患者 1 5个月前发现左乳腺肿物 ,直径约 3cm,行局部切除 ;3个月前肿物复发 ,再次局部切除 ,两次手术均按良性病变处理。 1个半月前再次复发 ,生长迅速 ,入院体检见左乳头内陷 ,乳腺中央区巨大肿物 ,直径约 9cm,分叶状 ,质硬 ,界清 ,光滑 ,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2 0 0 2年 1 1月 2 8日行左乳腺单纯切除 ,病理诊断为间质肉瘤 ,瘤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 ,退变坏死明显 ,部分区域黏液样基质丰富 ,部分区域分化差 ,Vimentin( + ) ,SMA( + ) ,S- 1 0 0 ( + ) ,Desmin( - )。复阅前两次手术的病理切片…  相似文献   
86.
同种异体大鼠子宫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约8%是子宫性不孕。目前,子宫移植是治疗子宫性不孕的唯一可行方法。Fageeh等曾尝试进行临床子宫移植,但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关于子宫移植的诸多基础性研究尚未开展,其中包括子宫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现象和机制。本研究在我们已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子宫异位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同种异体大鼠子宫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2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ODC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观察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示乳腺癌组织中ODC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ODC的相对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趋势(P<0.01)。提示ODC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说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胃癌前哨淋巴结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88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染色后显影的范围及特征。术中向肿瘤边缘的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观察淋巴结显影的情况;切取各站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 288例胃癌术后病理诊断为T1期102例,T2期126例,T3期60例。术中成功显影270例,阳性率为93.8%。102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SNs)与非前哨淋巴结(non—SNs)均有转移者66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仅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结论 通过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89.
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CR足部影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在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足部CR图像50例,采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用以观察趾周软组织、第1趾甲沟、第5趾骨远侧节、距骨小粱、跟骰关节间隙的清晰显示率,并与常规CR处理图像进行比较。结果经动态范围压缩技术处理后,显示全足组织结构更加清晰,与常规CR图像相比,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t=7.732,P<0.05)。结论对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CR图像,应用动态范围压缩技术使大量有用信息得以充分利用,能在同一幅图像上同时显示软组织、骨骼及关节结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20例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获得肾动脉的有效浓度阈值。65例行肾动脉CTA造影,经肘静脉团注370mgI/ml优维显1.5ml/kg后,应用Smart Prep软件实时监控靶血管浓度,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有效浓度阈值时触发增强扫描完成数据采集,重组和重建图像显示肾动脉。结果:65例肾动脉CTA造影均获成功,58例(89.2%)增强时相处于最佳扫描时期。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15~38s不等,个体差异明显,而肾动脉CT值持续位于有效浓度阈值(100HU)以上。结论:Smart Prep技术实时监控肾动脉对比剂浓度变化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它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即可确保增强扫描的实施,优于小剂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