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临床、物理因素对左侧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心脏损伤( RIHD)发生的影响。方法对32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30Gy时)、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检测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I( cTnI)。应用NCI-CTCAE 3.0版对急性放射性心脏分级标准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临床、物理因素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放疗结束3月未检测出cTnI异常。随着心脏受照射量的增加,血清cTnI含量随之升高,放疗剂量达DT 30Gy时血清cTnI含量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476,P<0.05);放疗结束时与放疗前的比较,血清cTnI含量显著升高(t=9.834,P<0.001),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比较,cTnI含量仍有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放疗后3个月与放疗前比较,显示血清cTnI含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0.284,P>0.05)。无心脏损伤组和有心脏损组年龄、KPS评分、病理类型、ER表达情况、PR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91、0.36、1.54、0.68、2.50、0.10,均P>0.05),无心脏损伤组心脏Dmax、心脏V30均显著低于有心脏损伤组(t值分别为2.29、3.34,均P<0.05),而两组心脏Dmin、心脏Dmean、心脏V40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89、1.68、1.56,均P>0.05)。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疗后心脏的损伤以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其中心脏Dmax、V30是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中cTnI的变化可早期反映放射性心脏损伤,以利于尽早预防和治疗放疗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992.
超声误诊乳腺皮肤淋巴瘤为炎性乳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8岁,左乳腺皮肤发现红斑伴低热;查体:左乳外上象限皮肤见4cm×3cm斑丘状隆起,紫红色,呈橘皮样改变,质韧,同侧腋下未扪及异常肿块;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左乳外上方距乳头约2cm处可见范围约3.7cm×2.2cm异常回声,水肿状,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内有管状无回声环绕,边界模糊,与腺体分界不清(图1A),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同侧腋下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类椭圆形,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血供丰富(图1B)。超声拟诊:左乳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炎性乳癌。取少许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示:乳腺皮肤淋巴瘤。遂手术,术中见:左…  相似文献   
993.
周弋川 《家庭护士》2008,6(7):648-649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已超过了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乳癌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给病人及家属有关的知识和技巧,可减少病人心理负担,使病人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培养病人的健康自护能力,提高病人出院的生活质量。2006年5月-2007年8月对48例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及家属施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干预,收获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和研究规范的乳癌手术操作对预防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乳癌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4个典型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临床上常见的可能导致乳癌医源性播散的手术操作有4种:①术中不遵守肿瘤无瘤技术原则。②皮瓣太厚和皮肤切除范围太小。③腋淋巴结清扫不彻底。④手术切除范围不够。结论 乳房肿瘤手术提倡不接触原则、整块切除原则等无瘤技术原则。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降低乳房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女,65岁,因“发现右乳包块3年”入院,于2005年8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术中见右乳内上象限2·5 cm×1·5 cm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示乳腺黏液腺癌,伴部分侵润性导管癌分化,乳头皮肤等切缘无癌侵润。右肩胛下脂肪组织内淋巴结无癌侵润(0/2),胸大小肌间脂肪组织内淋巴结无癌侵润,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0/2)。ER(+++),PR(+++),Cerb-B2(-)。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选用CMF方案(即CTX 0·8 gd1+MTX 60 mg d1~5+5-FU0·5g d1~5,Q3 w,化疗4周期)。2005年11月28日开始第4周期化疗,12月2日…  相似文献   
996.
乳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较为常见。我们总结了自1990~1995年间施行乳腺癌手术42例。发生皮瓣坏死18例,坏死率43%。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0%~60%,国内报道51%~71%不等。96年以来我们改良了皮瓣分离方法,先后施行了乳癌手术38例,未发生皮瓣坏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对33例男性乳癌及10例男乳发育、2例男乳导管内孔头状瘤进行CEA的定位观察。结果:男乳髓样癌及腺癌10例均阳性,单纯癌14/18例阳性,浸润性导管癌5例均阴性。提出:男性乳癌CEA的阳性率与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相关。本文对男乳发育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CEA定位观察,提出50岁以上男乳发育伴导管上皮增生及导管内乳头状瘤应作为男性乳癌致病的一个危险信号,对上述良性病变尽早手术切除并作CEA标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行乳癌根治术 ,常出现上段平面阻滞不全 ,追加其他辅助药麻醉仍不够满意 ,患者有不良记忆。我院自 1997年开始 ,对乳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并适当辅以异丙酚进行麻醉 ,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例女性患者 ,年龄 32~ 6 3岁。SASⅠ—Ⅱ级。体重 44~ 6 8kg。1.2 麻醉前用药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1.3 麻醉操作方法 选用T3 ~T4 作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麻醉用药 :(1) 1%利多卡因加 0 .15 %的卡因加 1∶2 0万肾上腺素 ;(2 ) 0 .375 %布比…  相似文献   
999.
乳腺癌根治术因其切除范围大,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术后患者胸部明显畸形以及患癌难治愈的观念,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以致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等精神症状。使患者从沉重的思想包袱中解脱出来,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做出全面有效的护理计划,对防止和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乳癌中突变P53和nm23-H1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因素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乳癌的P53、nm23-H1基因表达;结果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相关(P<0.01,P<0.01),nm23-H1基因在低分化乳癌中表达显降低,与中、高分化乳癌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2,P<0.05),与肿瘤大小相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列联系数P=0.32),两的表达与其它病理因素无关,两联合表达中,P53低表达和nm23-H1过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突变P53过表达和nm23-H1低表达在总病例中远处转移率最高,与其它组相比均有统计意义;结论认为二种基因表达对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在乳癌中的表达,对指导临床治疗、随访、评价乳癌患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