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乳癌根治术常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同时也影响其辅助治疗的及时进行,给病人精神上和身体上带来很大痛苦。对此,我们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及早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对症施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员刘瑞海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苹果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能有效预防乳腺癌。实验发现,苹果不但能抵御癌细胞,还能减少乳癌细胞的数量和尺寸。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苹果中所含有的抗氧化剂可能具有更多的抗癌功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炎性乳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5例炎性乳癌经高频超声观察其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厚度,致密程度,有无淋巴管扩张,腺体的厚度,异常区范围。再用CDFI检测其血流信号,病变区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同时观察腋下、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其形态结构及血流分布状态,以及必要的相应脏器检查,判断有无转移征象。结果:炎性乳癌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腺体结构紊乱,界限不清,内部回声偏低或增强,CDFI其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高频彩色超声仪诊断炎性乳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并结合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特点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4.
孙强 《大众健康》2008,(3):52-53
得益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允许对转移性乳癌进行的首项分子试验,外科专家们可以更快地评估乳癌是否有扩散之虞。当病人接受肿瘤或者乳房切除手术时,按传统方法大夫只会检测最接近乳房的淋巴腺,以确定是否有转移迹象。当立即送检的组织发现有肿瘤存在,就需切除更多的淋巴腺,不过一般情况下,还需进行进一步更深入广泛的显微镜测试来确定癌细胞是否已经扩散。问题在于:实验室结果要在两天后才能出来,在此之前病人要生活在可能面对第二次手术的地狱般恐惧之中。新型分子测试即基因测试BLN化验实施之后,大夫们在初次手术时就可通过检测乳腺癌的分子细胞对哨兵腺进行精确检测:如果测试结果证明有恶性肿瘤,医生们会立即摘除已被侵袭的淋巴腺,省去病人等待和可能接受再次手术的痛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5.
男性乳癌(MBC)是一种较少见的男性恶性肿瘤。14世纪早期英国报道了第1例MBC患者。我院1998年1月-2006年7月共收治MBC患者8例,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乳癌是乳腺外科的多发病,我国乳癌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5万例,1/2死亡)。到目前为止,乳癌尚无很好的预防措施,提高乳癌治疗效果仍有赖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隐匿性乳癌极不易发现,且不被患者和医生重视,这给乳癌的治疗和良好愈后均增加了难度。往往患者发现患病时已经到了乳癌晚期,甚至到了晚期还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治疗。现将我院2001—2006年临床观察的8例隐匿性乳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7.
乳腺癌患者不同时期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人及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与正常人相比CD 3、CD 4及CD 4/CD 8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 8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CD 3及CD 4/CD 8有显著性升高(P<0.05),CD 4略有升高无显著性,CD 8略有下降也无显著性差异;化疗前后CD 3、CD 4、CD 8及CD 4/CD 8均有所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癌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水平有一定的变化,可以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同切口方式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10例I、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Halsted-Meyer纵切口,B组采用Stewart横切口。结果A组患者正常愈合为85%,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5%,B组正常愈合为96.15%,皮瓣坏死发生率为3.85%(P<0.01),两种方法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切口较纵切口有更多优点,病人乐于接受,故应考虑作为乳腺癌根治术的首选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89.
46例乳癌脑转移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乳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分析46例乳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总的1年生存率为30%,2年生存率为13%。单纯放疗全脑照射40Gy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19%和6.3%。放疗加化疗(CAF)或(CMF)的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25%。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对乳癌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强调手术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0.
本文报告2例乳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臂丛神经损害与放射性骨炎的长期随访观察结果。两例的共同点是:初诊时病期较晚,均有腋淋巴结受侵,作了根治术.均在同侧锁骨上复发后作了第二程照射,在出现臂丛神经受损的同时都有显著的纤维化表现。结合文献,对产生这类并发症的有关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