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67篇
  免费   2744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380篇
妇产科学   208篇
基础医学   1957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6046篇
内科学   3976篇
皮肤病学   281篇
神经病学   643篇
特种医学   11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71篇
综合类   11916篇
预防医学   6108篇
眼科学   214篇
药学   6214篇
  138篇
中国医学   4556篇
肿瘤学   1040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1873篇
  2022年   1608篇
  2021年   2204篇
  2020年   1903篇
  2019年   1894篇
  2018年   744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1279篇
  2015年   1410篇
  2014年   2041篇
  2013年   1796篇
  2012年   2334篇
  2011年   2367篇
  2010年   2240篇
  2009年   2147篇
  2008年   3979篇
  2007年   2619篇
  2006年   1993篇
  2005年   2412篇
  2004年   1498篇
  2003年   1135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490篇
  1998年   470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他莫昔芬(TAM)与 γ-干扰素(γ-IFN)联合抗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别或联合应用γ-IFN,TAM或雌二醇(E2)作用于ER阳性的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用药前后Bcl-2,Bax,Fas,FasL及Caspase-8蛋白的变化;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TAM能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TAM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细胞的促生长作用。γ-IFN预处理细胞24h后,TAM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增强。联用γ-IFN与TAM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8表达上调;但药物处理前后,细胞Bax,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及Caspase-3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体外条件下,TAM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ER阳性乳腺癌细胞作用;γ-IFN能加强TAM的抗乳腺癌作用。两者作用机制可能系通过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Caspase-8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口腔诊断学     
埋伏阻生牙不同平片诊断方案的探讨,26例颌面部神经鞘瘤误诊原因分析,头影测量分析与图像数据库系统功能分析与应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囊内粘连的磁共振造影诊断,眼眶骨折138例CT影像分析,重视和正确应用临床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3.
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症,无任何器质或异常的生化指标。过去曾称为过敏性结肠或黏液性结肠炎等,因其患病率高,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94.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据Medscape.com7月10日报道(原载Gastroenterology2006;130:2039—2049),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乙肝患在改用恩替卡韦后,其组织学、病毒学、血清学以及生化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并且与拉米夫定相比,其安全性也更好。  相似文献   
96.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2):125-125
目的:观察托尼萘酸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戊型肝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67&;#177;s11)a。加用托尼萘酸,2片,po,tid。对照组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66+12)a,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后4,8wk时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97.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绝对减少,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一组疾病。由于骨量丢失是个渐进过程,不易察觉,且一旦发生骨质疏松便不可恢复,因此需要灵敏、特异的指标来提示早期骨吸收,从而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生化指标研究历史较长,早期发现的指标存在缺点,寻找新的骨代谢指标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8.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异位的子宫内膜侵入肌层而产生的,发病率为25%~40%,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理化指标均没有特异性,临床上与子宫肌瘤很难鉴别,且有21%~40%的病例与子宫肌瘤并发,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痍病的早期诊断指标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健康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使用药物治疗的病人血液中hs-CRP浓度的检测来证明其血液中浓度的变化与心血管的关系,证明hs-CRP在血中浓度的变化可应用于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并提出了使用这一指标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0.
作者评价服用“受体阻滞剂或采取警惕性等待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PBH)患者,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剩余尿量基线值是否可作为需要侵入治疗的预测指标。回顾性分析942例采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或警惕性等待的BPH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IPSS、PSA、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的基线值及随诊时的各项数据。计算剩余尿量和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侵入治疗的5年累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