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5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1661篇
口腔科学   444篇
临床医学   1938篇
内科学   1694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552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1223篇
综合类   254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251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840篇
  39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943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298篇
  1983年   224篇
  1982年   249篇
  1981年   238篇
  1980年   209篇
  1979年   209篇
  1978年   160篇
  1977年   123篇
  1976年   159篇
  1975年   143篇
  1974年   129篇
  1973年   10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心理健康量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29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担心出错、对行动的疑虑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变量;担心出错、组织性和对行动的疑虑是自尊的影响变量;担心出错和组织性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变量.②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顺应良好的完美主义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结论完美主义维度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顺应良好和顺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具有不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4年级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问卷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71).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t=2.239,P<0.05).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⑤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08,P<0.05).⑥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63,P<0.01).结论 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北京市十六所大学十年来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率有所上升,精神疾病是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的主要原因,其中以神经症为主。因精神疾病的休退学率以二、三年级学生,及理工科大学学生最高。  相似文献   
94.
A 17-year-old woman with rheumatic carditis underwent endomyocardial biopsy both prior to and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prednisone and aspirin. Frozen sections from the endomyocardial biopsy specimens were studied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 by an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to def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in the myocardium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filtrate is distinctive and diagnostically useful. The specimen from the initial biopsy contained a heterogeneous infiltrate composed of T lymphocytes, macrophages, B lymphocytes, and mast cells. T lymphocytes predominated, and the ratio of T-helper to T-cytotoxic/suppressor cells was 2.0. Following treatment the overall cellularity of the infiltrate was diminished, but the infiltrate remained heterogeneous; T cells predominated, and the T-helper to T-cytotoxic/suppressor ratio was reversed, to 0.59.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in this case of rheumatic carditis distinguishes it immunologically from other "idiopathic," presumably virus-associated, forms of myocarditis.  相似文献   
95.
EHV-1 polypeptide synthesis was examined in productively infected rabbit kidney and hamster embryo cells.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alyses of extracts from [35S]methionine- and 3H-amino acid-labeled-infected and mock-infected culture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30 infected cell-specific polypeptides (ICPs) which ranged in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s from 16.5K to 213K. Twenty-two of these ICPs comigrated with virion structural proteins. Four ICPs (203K, 176K, 151K, 129K) were detected in extracts of infected cultures labeled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ctinomycin D (Act D) immediately after release from a 4-hr treatment with cycloheximide (CH). These polypeptides, which were designated as EHV-1 immediate early (alpha) ICPs, were not detected in unblocked (non-CH-treated) infected cells. The most abundant ICP was a 31.5K nonstructural protein which, in addition to a 74K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unblocked infected cells at 2-3 hr postinfection. These proteins appeared to be regulated as early (beta) ICPs, since neither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Act D-treated cultures released from CH block. Twelve ICPs were classified as late (gamma) polypeptides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duced synthesis in cultures in which viral DNA replication was inhibited by phosphonoacetic acid. All but one (40K) of these late ICPs corresponded to virion structural proteins.  相似文献   
96.
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通过一项对河北某高校2071名在校大学生的SCL-90调查,结果表明。该校的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针对焦虑现象比较突出这一特点,运用自编的半开放式量表进行访谈,对焦虑情绪进行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并且希望以此为参考,去探讨对大学生焦虑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7.
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方法 自制问卷,对全国9所高校的2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学生认可性交行为道德观的5个雏度,但各年级之间有差异;大学生边缘性行为和独自性行为发生率随年级显著上升,认可度也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大学生对同性性接触基本持排斥态度,但排斥态度则趋于下降。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和性道德随年级上升而明显变化,应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全面了解维吾尔族(维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666名维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维族大学生在大部分人格特质上表现出与大学生常模显著不同的特征;②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维族大学生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结论 维族大学生人格有一定的民族性,而其人格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军事化管理在对地方大学生实施时,开展时间长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一至大四的备100名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大一组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押郁、焦虑等4个因子比大二组高,大四组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比大二组高,大一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等4个因子较大四组高(P<0.05或P<0.01),但大二组与大三组在全部因子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军事化管理不能对个体全程实施下去,实施1~2年最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并于三年级时作了复查.结果 大三学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大一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文科生与理科生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始终明显,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信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逐渐明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信程度在大一和大三均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一定影响.结论 此结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