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9篇
  免费   1906篇
  国内免费   939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1473篇
口腔科学   378篇
临床医学   3914篇
内科学   2298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280篇
特种医学   9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74篇
综合类   7557篇
预防医学   5571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4026篇
  30篇
中国医学   2222篇
肿瘤学   548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892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1026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885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003篇
  2014年   1444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698篇
  2011年   1659篇
  2010年   1389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2220篇
  2007年   1571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1420篇
  2004年   1156篇
  2003年   1161篇
  2002年   767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分析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血流感染者的菌群、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 结果入组192例真菌血流感染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共分离192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1.77%(61/192),其次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8.75%(36/192);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为33.85%(65/192)。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4.49%(9/192)、伊曲康唑5.73%(11/192)、氟康唑10.94%(21/192)和伏立康唑11.46%(22/192);除两性霉素B外,2016至2018年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所分离192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菌率达46.7%。 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对目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现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03至2014-03因ACS入院、急诊行PCI的421例患者,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为两组,对比剂肾病组(n=46)及非对比剂肾病组(n=375)。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增幅≥0.5 mg/ml或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结果:本次研究中出现对比剂肾病患者为46例(10.9%)。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血肌酐水平、hs-CRP较非对比剂肾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比(OR):2.522,95%可信区间(CI):1.686~3.771,P<0.001],hs-CRP水平(OR:1.304,95%CI:1.117~1.521,P<0.001),年龄(P=0.002)和血肌酐水平(P<0.001)是对比剂肾病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hs-CRP、年龄及基础肾功能对ACS患者行PCI后出现对比剂肾病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4.
<正>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底、口腔、手掌部位出现水疱,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本病好发于春夏交接之时,主要患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患儿在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但也有少数患儿在治疗中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成年人感染此种病毒后往往不会发病,但是会成为病毒的携带和传染者。对我院2013年3月~10月间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方式进行分  相似文献   
25.
针对肿瘤热疗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分析磁性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弥散传质效应对组织传热过程的影响。利用MonteCarlo法解析热疗时的热量传递,仿真计算肿瘤域在升温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分布。同时设计活体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证明仿真方法有效,该研究结果能为临床诊疗实施前预测温度分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6.
<正>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倒在地上或者更低的平面上[1]。美国卫生健康与质量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100万住院患者会发生跌倒,且30%~51%的跌倒会使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医院各类评审标准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国医院协会安全目标》、《JCI医院评审标准》等,都把跌倒管理作为患者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3-5]。因此,预防跌倒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7.
    
夏欢 《上海护理》2020,20(8):31-33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卵巢癌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5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96%;54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8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0.83%;年龄、FIGO分期、糖尿病、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菌群分布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切口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60岁、FIGO分期Ⅲ或Ⅳ期、合并糖尿病、异体输血有关。医护人员应根据切口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以降低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36-184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范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术后X线片或CT重建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没有弥散于骨折线区域;B组:骨水泥仅弥散于骨折线区域;C组:骨水泥弥散于整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第3 d、术后3、6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及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为3.5~6.0 ml,平均(4.7±0.8)ml。3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第3 d,第3、6个月VAS评分及ODI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C组患者术后3 d VAS评分及ODI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术后第3 d VAS评分及OD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VAS评分及ODI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组明显,随访3个月后3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改善,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弥散于骨折线区域可能是影响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骨伤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骨伤科类中成药共149个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主治病症、所用剂型、各类方剂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成,分析骨伤科中成药用药规律。结果:常用骨伤科中成药中治疗骨关节痹症的最多,其次为跌打损伤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片剂、丸剂为主;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核心药物组合,各类方剂中三者比例偏重不同。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新药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本地区120例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以便针对性指导用药。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71.67%,革兰阳性球菌占25.83%,真菌占2.50%;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6.67%、克雷伯菌7.50%、葡萄球菌10.00%。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结论:本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居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性高。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