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7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3篇
中国医学   114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作者先前的研究证明,华钩藤 Uncariasinensis(Oliv.)Havil 水提取物(USE)及其酚类和生物碱对谷氨酸诱导的培养 Wistar大鼠小脑颗粒细胞(CGC_s)神经元死亡具抑制作用。现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对 NO 介导的神经毒性的防护作用。将该植物钩茎切碎,用沸水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冻干得提取物(USE)。USE 经 Di-aion HP-20柱层析,用水洗脱得 USE-W;用  相似文献   
12.
羚角钩藤汤化裁治疗脑出血急性期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a来采用羚角钩藤汤化裁治疗脑出血急性期2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眩晕”症,也包括现代医学的美尼尔综合征。是以内耳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以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转动时头晕症状加重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钩藤片为古方钩藤散改革剂型而成的中成药,它系钩藤、甘草等11味中药配伍组成的大复方。本文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片中甘草甜素的含量,作为控制该中成药的一个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侯震 《首都医药》2003,10(24):30-32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之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也称“非风”。《景岳全书·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多由昏愦,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 中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VEGF及其受体VEGFR-2/FLK-1的影响,探讨天麻钩藤饮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脑缺血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给予天麻钩藤饮[5g/(kg·d)]灌胃,分别于2周及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VEGF及FLK-1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4周较2周更为明显.2周模型组VEGF、FLK-1主要在神经元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4周表达下降;治疗组VEGF、FLK-1在神经元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4周仍高表达.结论 该研究提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促进VEGF和特异性受体FLK-1的表达,启动神经元保护机制,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汤剂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疗效。方法 将163例符合EISH标准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10例):针刺取风池、行间、太溪.隔日治疗1次,并用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杞菊地黄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对照组(62例)予珍菊降压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分别于3个疗程后测量血压。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79.21%)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汤剂治疗EISH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颗粒冲服。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2组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较好,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恢复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钩藤碱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钩藤碱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及器宫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钩藤碱(Rhy)防治组和Rhy对照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Rhy皮下注射,1 time/d,连续3 d,第3 d皮下注射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20 mg/kg)。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肺、小肠组织病理改变;测定注射LPS后12 h各组肺湿/干重比值 (W/D)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进一步复制盲肠结扎穿孔的脓毒症模型, 观察钩藤碱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LPS攻击后24 h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16 mg/kg的钩藤碱防治组小鼠生存率高于LPS组。但钩藤碱并不能降低CLP小鼠的死亡率,而且,8 mg/kg钩藤碱治疗组小鼠的死亡率反而高于CLP小鼠的死亡率。LPS攻击后12 h病理检查发现LPS组小鼠肺及小肠组织均有严重的炎症表现;肺W/D、血清ALT、AST、BUN、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PS攻击后2 h血清TNF-α、IL-1β及IL-10含量及8 h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PS攻击后12 h, Rhy防治组肺及小肠组织损伤无明显改善;肺W/D、血清ALT、AST、BUN、Cr水平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LPS攻击后2 h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组,但2 h血清IL-1β及IL-10含量及8 h血清NO水平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钩藤碱能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的死亡率,但不能降低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抑制TNF-α的生成可能是钩藤碱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死亡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血浆异钩藤碱浓度对兔心率及希氏束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浆异钩藤碱浓度对兔心率及希氏束电图的影响。方法 心房起博及希氏束电图方法。结果 血浆异钩藤碱浓度在0.73-3.68mg/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减慢心率、延长窦房结传导时间、窦房结恢复时间、心房-希氏束间期、希氏束-心室间期、以及心电图的P-R间期,其中对心率和房室传导抑制明显。结论 异钩藤碱用于对抗扩血管药引起的加快的心率的副作用时,血药浓度控制在1-2mg/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