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37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175篇
预防医学   375篇
药学   64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5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其机理为手术导致解剖关系改变,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以及内容物污染,腹腔冲洗,渗血等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水、电解质失去平衡,均导致脏器运动功能的障碍,临床表现为恶心、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不排气、排便,或时间较长,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等继发症状,其中又以术后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为关键,如术后病人长时间不恢复胃肠功能,将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加重了病人的痛苦.本研究观察了电针足三里、上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剖宫产手术后使用PCA的产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除按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外,于术后6 h开始行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对照组仅按常规措施护理,不行扩肛术.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腹胀人数降低.结论 扩肛术与肛注开塞露可以促进产妇早日排气、排便,有利于剖宫产手术使用PCA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总结新生儿疾病与胃肠功能损害的诊治经验。方法:①禁食;②胃肠减压;③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④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胃肠循环;⑤其他给予支持疗法。结果:以应激性胃肠黏膜损伤为主的患儿46例,痊愈出院客观存在肠功能障碍的患儿14例中,治愈10例,转院2例,死亡2例。结论:在新生儿疾病中,对有窒息、低氧史的患儿,必须密切观察其胃肠功能,如有损害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本病亦称复发性口疮或阿弗他,为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以口腔粘膜发生黄白色小溃疡,经常反复发作为特点,多见于青壮年,中医称其为“口疮”、“口疳”。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胃肠功能紊乱、变态反应、病毒感染、维生素缺乏、局部损伤、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口腔与肺胃相连,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唇,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苏合丸外敷脐部(神厥穴)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胃肠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手术后12h采用苏合丸敷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微波仪照射脐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P〈0.01),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苏合丸敷脐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脐部能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胃缓系指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劳倦过度,导致中气下陷,升降失常,从而出现胃脘痞满,暖气不舒,胃脘疼痛,漉漉有声等脾胃虚弱为特征的病证。胃缓首见于《内经》记载,《灵枢、本脏篇》有“脾应肉——肉胭不坚者胃缓”。自《内经》以后历代医书未作专章讨论记载,根据胃缓临床表现症状与西医的胃下垂相似,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及各种慢性病中所出现的胃肠功能障碍等病的雷同似胃缓症状。胃缓的病机概括为脾胃失和,运化受碍,常有气机的一面,又有瘀血内停的一面,脾虚气陷,胃阴耗伤,相互转化,调理不当,则缠绵加剧。我院老中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自创延灵八君汤治疗胃缓,得心应手,疗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 3 3 2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治疗有效率为 92 7% ,中期为 3 8% ,晚期为 7 6% ;伴呼吸、心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74 7% ,伴肾脏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为 3 5 8% ,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时有效率仅为 5 0 % ;危重病例评分<70分者有效率为 45 8% ,评分 71~ 90分者有效率为 73 6%。结论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危重病例评分越低 ,预后越差。及早诊治、综合治疗是解除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人口的老龄化是渐渐发展的社会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是:60~74岁者为年轻老年人;75~89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而我国已有1.32亿老年人,老年人口居世界之首!故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胃肠功能与合理喂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产儿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而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 ,且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 ,喂养时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及其相关疾病。因此 ,全面了解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及能量需求 ,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1 早产儿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发育[1 ,2 ]1 .1 消化管的发育 原始消化管于孕 4周时形成 ,肠管的全部解剖结构于孕 4~ 6个月时形成 ,但功能的成熟迟于解剖的成熟 ,甚至到出生后功能尚不成熟。2 0周咽和食管黏膜出现浅层腺体 ,2 8周出现鳞状细胞分泌粘液。胃结构完善始于 6周 ,内分泌细胞、主细…  相似文献   
20.
王淑珍  彭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7-4188
目的:研究大黄敷脐和口服或鼻饲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黄粉敷脐组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大黄口服或鼻饲组应用大黄100 mg/(kg.次)治疗,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或鼻饲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