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66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60 d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评分将其分为PTSD组和无PTS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人格特征与反刍思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部患者的PCL-C总分为(39.6±7.9)分,其中再体验、回避、高警觉症候群的条目评分分别为2.30、2.29、2.42分。共有85例(32.0%)患者被诊断为PTSD,纳入PTSD组,其余181例患者纳入非PTSD组。PTSD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神经质评分、侵入性反刍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均P <0.05),年龄、内外向评分、主动反刍评分均显著低于非PTSD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评分、侵入性反刍评分升高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而年龄增长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均P <0.05)。结论近1/3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PTSD,以警觉性增高症候群表现最为严重,神经质评分与侵入性反刍评分升高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PTS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各位爱美的女士,你们有没有想过脸上的斑点或许不仅仅是太阳晒的原因这么简单,它还有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告哦。专家指出,脸上不同部位的斑点可能是不同疾病的症状。你的色斑多集中什么部位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456名大学生,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简式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S)进行测量。结果: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外倾性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依然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38下降到-0.27,P0.01);外倾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亦有统计学意义(β值从0.29下降到0.19,P0.01)。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能在神经质、外倾性及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谰 《中国医药指南》2006,(12):125-125
性情不安定的人 后天性长期缺乏钙质的人和神经质的人,精神老是不安,丢魂失魄,这些人应多吃牛奶、芝麻、果汁和蔬菜。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和科普性医学刊物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文字:“神经质症如果进一步恶化就会成为精神病”。这句话从专业角度看是完全错误的。狭义的精神病的发病初期,不管其症状多么轻也仍然是精神病的开始,但神经质症的症状不管多么重,也仍然是神经质症。所以,神经质症决不会出现反常意识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人格因素与抑郁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人格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复杂的相关性 ,有许多的研究文献报告了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人格维度和人格特质两个角度来阐述人格在抑郁症的病因学和症状持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理论研究中 ,人们更多地用人格维度而不是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按照艾森克 (Eysenck1978) [1] 的人格结构理论 ,维度比特质更为概括 ,范围更广 ,它属于型的水平 ;而特质水平被包括在型的水平内 ,例如外倾维度包括了冲动性、活动性、社会性、易激惹性等特质。维度水平是高阶人格 (higher order) ,而特质水平属于低阶人…  相似文献   
17.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14份。将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并对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IAD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01)。焦虑、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P<0.05);抑郁、恐怖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负相关(P<0.01);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阳性项目数与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P<0.05,P<0.01);强迫、抑郁及焦虑因子与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正相关(P<0.05,P<0.01);焦虑与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IAD青少年存在广泛的心身症状,其心身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父亲不当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诗秀 《家庭育儿》2009,(1):79-79
产后发胖,不再苗条的身材让我越来越苦恼,紧张、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更麻烦的是,由于身体肥胖,使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甚至引起了我的某些精神疾病,例如神经质、容易紧张、爱忧郁、恐惧、缺乏信心……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练习瑜伽功。  相似文献   
19.
曹建琴 《护理研究》2009,(10):2563-256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44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测评工具包括社交焦虑量表(I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高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有370人,占总体被试的25.6%;女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农村、矿区的学生其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城镇学生;逐步多元回归结果发现,内外向、神经质为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因素,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3.7%。[结论]高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占总体调查人数的25.6%;人格特征、性别、家庭住址是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及社交焦虑的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类医源性老年期神经质性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76例以头部不适为主诉、伴有明显情绪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N量表24个项目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测评,给予为期4周的抗焦虑及心理治疗,在治疗开始前及用药1周末、2周末、4周末及6月末随访时分别进行Zu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