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736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63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213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742篇
预防医学   53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801篇
  5篇
中国医学   2130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养阴增液汤具有养胃育阴之功,主治胃阴不足之证.凡遇有舌质红、少津、苔光剥、脉细、不欲进食、口干多饮、大便干结等胃阴不足者,用本方常获良效.笔者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皮炎宁酊联合特比萘芬乳膏治愈神经性皮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9岁.1995年起被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开始发病部位是颈后部,逐渐发展至尾骶部及股内侧.前几年相继用过去炎松-尿素软膏,肤疾宁贴膏,效果不理想,近几年用皮炎宁酊,效果明显,但经常交替复发.  相似文献   
23.
24.
温肾健脑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0例广灵县中医医院(037500)白峻峰广灵县人民医院班云霞关键词温肾健脑神经性尿频笔者运用温肾健脑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  相似文献   
25.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祥 《陕西中医》1995,16(3):139-141
<正>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尖痛以及与组织结构无关的各种杂类头痛。本病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发病率占总人数的3.7~13.5%,占所有头痛患者四分之一。本文就1987年以来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新进展加以概述与评析。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内伤,脏腑功能受损,复感外邪而诱发。多虚中挟实,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下虚多在肝、脾、肾、上实常为风,痰、瘀。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由外邪侵袭。肝阳上亢、痰湿阻遏、气滞血瘀等病变均可导致脑组织的气血不能正常通畅运行而引起头痛。  相似文献   
26.
突发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靳惠民突发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耳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病因学说较多,但是否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有关,目前尚未见有关报道。为探索突发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27.
28.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为“牛皮癣”。以皮肤剧烈瘙痒及苔鲜样改变为特征。其发病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颈项、肘、尾骶等部位,多见于青壮年和老年患者。笔者自1970~1976年以来,采用针刺耳穴治疗69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道长  于荣军 《陕西中医》1995,16(12):541-541
采用舒肝健脾,运胃降滞之法。运用逍遥散加味方(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薄荷、甘草、鸡内金、炒麦芽、酒军、大白、生姜)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总有产率100%。提示本方法切合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具有改善病儿消化功能,纠正厌食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针刺四缝加捏脊治疗小儿厌食8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四缝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81例,男45例,女36例。其中1岁至3岁56例,4岁至6岁25例。全部患儿均有长期厌食而无其他疾病者。治疗上先行捏脊疗法,每周2次,8次为1疗程。继以针刺四缝,隔3日1次,每次刺1侧,两手交替,8次为1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3例;第2疗程治疗后痊愈40例。两个疗程后,痊愈率达90.12%。针四缝有健脾胃、消积滞,增进食欲的功效。捏脊疗法刺激了从长强至大椎的督脉上的穴位,对五脏六腑的俞穴也有相当的刺激作用,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强身健体,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的功效。本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