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2篇
  免费   3697篇
  国内免费   2712篇
耳鼻咽喉   353篇
儿科学   603篇
妇产科学   326篇
基础医学   4399篇
口腔科学   557篇
临床医学   4923篇
内科学   5248篇
皮肤病学   862篇
神经病学   1138篇
特种医学   8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829篇
综合类   13924篇
预防医学   2707篇
眼科学   384篇
药学   6624篇
  85篇
中国医学   4647篇
肿瘤学   2537篇
  2024年   605篇
  2023年   2019篇
  2022年   1613篇
  2021年   1915篇
  2020年   1741篇
  2019年   1976篇
  2018年   1099篇
  2017年   1793篇
  2016年   1946篇
  2015年   2057篇
  2014年   2584篇
  2013年   2553篇
  2012年   3263篇
  2011年   3426篇
  2010年   2899篇
  2009年   2538篇
  2008年   2551篇
  2007年   2254篇
  2006年   2010篇
  2005年   2124篇
  2004年   1664篇
  2003年   1464篇
  2002年   1142篇
  2001年   1012篇
  2000年   692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Platelet factor 4 ( PF4) is a negativehematopoietic factor.It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particularly megakaryoryocyticcells,reversibly[1] ,inhibit DNA synthesis,blockcell cycle progression during S phase and reducethe sensibility of normal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but not some cancer or leukemia celllines,to cytotoxic drugs and ionizing radia-tion[2 - 3] ,and it also can cause a population in-crease of the stem cel…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以表阿霉素为主的不同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以表阿霉素为主的CEP、CEOP、TE、IEO方案治疗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和横纹肌肉瘤,其中表阿霉素60mg/m^2分2天静脉注射,其他药物都为常规剂量。21~28天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29例中CR7例,PR13例,SD5例,PD4例,总有效率68.9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是脱发和消化道反应。对肝肾功能和心脏影响轻微。结论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疗效佳,安全性好,患者能较好地耐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活血饮治疗急性脑缺血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熄风化痰活血饮对模型动物的神经体征评分、脑指数、白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指数、神经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给药组大鼠脑指数、神经体征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L-6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给药组大鼠外周血清IL-6含量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熄风化痰活血饮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体征、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外周血清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4.
杨弟芳  薛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67-1368
近几年来国内外人工流产数逐步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次行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为我国首创,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支配子宫的内脏神经主要来自T10-12、L1-2交感神经支及S2~4副交感神经组成的盆神经丛,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子宫底、体,副交感  相似文献   
65.
调节性CD4+T细胞在大鼠自发肝移植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肝移植的自发耐受模型中,调节性CD4^+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近交系大鼠从Lewis(LEW)到Wistar Furth(WF)的肝移植组合,对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注射抗CD4的单克隆抗体(Anti-CD4mAb),然后抽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试验了解宿主脾细胞中T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结果 对肝移植自然生存的宿主注射Afiti—CD4mAb后,术后第21天、42天均能够诱导出肝损害(排斥反应),但第56天、100天以上的则未能诱导出来,且该损害能被抗CD8单克隆抗体阻断。另外CTL试验显示宿主的脾细胞中,初始型CTL前体细胞在移植56d后未能检测出来。结论 在自发性肝耐受模型中。宿主术后早期存在由CD4^+T细胞介导的下调原始效应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6.
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代谢综合征(MS)患者84例,单纯高血压(HT)患者96例和正常健康人群(NS)102例,比较3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 MS组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均高于NS组和HT组(P<0.05或P<0.01),HT组炎症介质明显高于NS组(P<0.05),MS组比HT组更进一步升高(P<0.05或P<0.01).结论 炎症与MS关系密切,炎症指标可能用于MS的预测和诊疗评估.  相似文献   
67.
轮状病毒全长VP4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P4是轮状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刺状突起位于病毒的外壳上。蛋白含量仅占病毒蛋白总量的1.5%。前期研究表明,用VP4或其片段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诱导同源或异源保护反应。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轮状病毒SA11株的外壳蛋白VP4,并测定了该纯化产物免疫豚鼠后的中和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7次血清T2、T4值的检测,并与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T3、T4检测值比较.发现发病早期(5病日内)各型HFRS血清T3值均低于正常组,中型、童型患者T4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值,发热期出现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下降最为明显,多尿期开始恢复,恢复期T3值接近正常,T4值反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对HFRB患者进行血清T3、T4的检测,对HFRS的早期分型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介素-10(interluekin-10 IL-10)是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是同型二聚体细胞因子, 属长链细胞因子家族。现已发现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角化细胞、肝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均可分泌IL-10。 IL-10通过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而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在这里主要谈一下,IL-10的生物学特点及在IL- 10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几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SMAD4基因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突变,并探讨其对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对本院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癌组织中SMAD4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基因突变率与临床病理参数间采用,检验;应用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研究SMAD4基因所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果SMAD4基因在83例散发性结肠癌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0.8%。经Χ^2检验SMAD4基因突变率在肿瘤的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及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率为62.71%,其中发生突变的9例均存在18q21区的杂合性缺失。结论SMAD4基因的突变可能介导了散发性结直肠癌后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