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7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7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8篇
  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9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言语攻击发生次数由改善前占总攻击次数的76.14%下降至改善后的32.9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王有国 《长寿》2012,(2):20
秋冬是刘爷爷难过的季节,他的心脏病总是在秋冬反复发作。那天他又被邻居送来急诊,心电图证实是旧病复发——房颤合并心动过速。这是他一个月内第三次发作了。跟以前一样,经过药物治疗,很快恢复窦性心律。出院时他向社区医生提出个请求,请医生送他回家,捎带观察一下,他屡屡犯病是否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3.
进入青春期后,大多数孩子都会表现出一种叛逆现象。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的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叛逆心理往往使孩子像浑身长满刺的刺猬,如果父母急于"拔刺助长",非但刺拔不了,还会让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状况。方法选取104例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评估分成暴力组(n=54)和非暴力组(n=50),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定其执行功能。以30例正常健康男性(正常组)为对照。对3组的执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MOAS评分与执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暴力组WCST持续错误数高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Z=-3.52及-5.87,均P0.01),非暴力组持续错误数也高于正常组(Z=-3.87,P0.01);暴力组WCST分类数低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Z=3.56及5.70,均P0.01),非暴力组分类数也低于正常组(Z=3.83,P0.01)。(2)MOAS评分与WCST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r=0.405,P0.01),与WCST分类数呈负相关(r=-0.324,P0.01)。结论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差的执行功能,执行障碍与暴力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特征及发病因素,并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对60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进行调查研究比较,用护士用住院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SIE)进行调查研究比较,通过护理干预对策如对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父母教育方式、教育行为干预、教育方法等干预措施.结果 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者采用护理对策,包括独生子女环境和个性的早期干预,对治疗效果、药物依从性比干预前升高到73.33%,病情复发率降低到45%,社会功能恢复等都有提高,可见对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利.结论 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复杂,通过早期护理健康干预措施,如父母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成长环境干预等措施,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频率,复发次数,疗效有积极的作用,对降低发病率长期有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住院网瘾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影响,为网瘾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08例符合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男性网络成瘾青少年参与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应付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结果:(1)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家庭环境中的成功性、知识文化性、娱乐性与其解决问题呈正相关(r=0.228~0.262,P<0.05);父情感温暖与理解,亲密度,娱乐性与自责具有正相关(r=0.194~0.215,P<0.05);父惩罚严厉与自责具有负相关(r=-0.225,P<0.05);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父过分干涉,父过度保护,母拒绝否认,母惩罚严厉,家庭环境因素中的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与求助呈正相关(r=0.193~0.379,P<0.05);父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拒绝与否认、父过度保护、母拒绝与否认与幻想呈正相关(r=0.211~0.267,P<0.05);成功性、控制性与幻想呈负相关(r=-0.208~0.213,P<0.05);父过度保护与退避呈正相关(r=0.218,P<0.05);独立性与合理化呈负相关(r=-0.240,P<0.05);(2)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母拒绝否认、父惩罚严厉、父情感温暖与理解、父过度保护及家庭环境中和成功性、娱乐性、独立性、控制性对住院网瘾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与不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导致住院网瘾青少年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形成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等消极应对方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对伴或不伴攻击行为的酒精依赖患者各60例和健康对照60例,采用韦氏记忆量表、Stroop测验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工具(WCST-M测验),分别对其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伴攻击行为酒依赖者的记忆商数(86.36±s 8.09)显著性低于不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组(93.52±s 9.92),尤其以视觉再认、视觉再生、理解记忆和背诵数目为甚(P<0.01);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者的Stroop总时间、ST-C中不正确数和纠正数高于不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组(P<0.01);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者WCST-M测验的分类错误数、持续错误总数高于不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者较不伴攻击行为酒精依赖者在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等神经认知功能方面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98.
<正>有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病率10%~30%[1],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其专业性强,学习科目繁多,学制长,学习、就业压力更大。有研究认为,医学是一门长期而繁重的学业,医学生更易于引发心理问题[2],睡眠质量问题在医学生中普遍存在[3],睡眠质量问题也成为当前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国内许多研究已证实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应对方式特征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5例网络青少年(研究组)及35例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控制性等六项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83,-3.682,-2.402,-2.514,-3.220,-2.414;P<0.01或0.05),矛盾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104,P<0.05);2研究组的解决问题、求助两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3,-3.801;P<0.01),自责、幻想及逃避3项的因子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39,3.092,3.354;P<0.01);3研究组亲密度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61,P<0.01;r=0.394,P<0.05),与自责、幻想、逃避及合理化4项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340,-0358,-0.406;P<0.05;r=-0.478,P<0.01);情感表达评分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5,0.405;P<0.05),与幻想、逃避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0,P<0.01;r=-0.418,P<0.05);矛盾性评分与幻想、逃避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7,0.354;P<0.05),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负相关(r=-0.386,-0.361;P<0.05);娱乐性评分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评分均呈正相关(r=0.490,P<0.01;r=0.381,P<0.05),与幻想、逃避、合理化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6,P<0.01;r=-0.352,-0.378;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模式与其采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55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奥氮平组(研究组)和单用奥氮平组(对照组)各31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线比较,MOAS评分研究组在1周末下降(t=3.397,P=0.001),对照组2周末下降(t=3.965,P=0.000);1、2、4周末组间比较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487,-3.304,-3.110;P0.05或0.01)。2周末始两组BPRS评分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均0.01),2、4、6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2,-2.958,-2.514;P均0.01)。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29%、8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精神症状和攻击行为的改善有促进作用,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